第6部分(第2/4 页)
导干部的摇篮。
王通通陶醉了,自我感觉满足了一把,这真是周瑜打黄盖,愿打原挨。
拾柴活动。
到了冬季,给学生热饭需要材草,晚上住宿火炕需要材草,材草来源的问题摆在了学校校长的议事日程,总不能让房东拿材草给学生烧炕吧,再说老百姓的材草也有限,青黄不接屡见不鲜。
于是校长布停课两周,开展备战用材拾荒活动。
不轮成绩论英雄的年代,“上课”和“停课”只是文字上的写法,读法不一样,其它都一样,校长就有权停课,不像现在某些马屁精,屁大点事就往上报,一天闻不到上司的汗臭就饭不能食,觉不能寝。
当一名合格的校长还是有条件的,一要根红心红,二要立场坚定。
“根红”就是祖宗几代都是无产阶级,不能和国外敌人有联系。“立场坚定”就是不能和阶级敌人站在一条道上,要划清界限。
贵子不是初中生,也不是外村来校住宿学生,但全校实行的停课拾柴活动照样得参加,因为你是学校的一员。
班主任安排班里两名学生负责留守过秤,也就是拾来的柴草要在秤上秤一秤记录一下重量,每天公布一下拾柴的数字。
班级最后要搞评选,选出前三名进行奖励。
所谓的奖励也就是精神奖励,一二三名各一张印有花纹的奖状,奖状正面页眉处一般是五星红旗之类的装饰,奖状的内容为:xx同学在学校组织的拾荒检柴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以此奖励云云。
虽然这种精神奖励比不上现在的物质奖励,但是能拿到这种奖励名额也是有限的,拿到的照样乐的屁颠屁颠的,拿不到的只能等明年再接再厉了。
机会每年只有一次,不像现在某些人,为了达到某些目的提到的那样,有机会就上,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这种机会个人是创造不了的。
留守人员得具备两种条件才能担任,一是老师比较信任的人,二是身体条件比较差的人。
身体条件差的学生亦无需像现在某些被国家照顾的人员那样,兜里随时揣个小本本,用着时拿出来一晃,内容千篇一律,xxx因某种原因丧失体力劳动,被…………云云。
只要你完成两件事情就行,一要把秤把好,你得识秤,知道杆秤上星星杠杠代表多少斤,至于多少两就不要考虑了,又不是秤黄金。二要把捡来的材草堆放好,不能过完秤就万事大吉。
苏兰兰是留守的女生,人长得小巧,但比较灵气,嘴皮子不笨,能说会道,身子骨软的像条蛇,是文艺宣传队的成员。
苏兰兰在三十公分高的凳子上,腰往后弯能用嘴能将放在地上的碗叼起来,有点杂技演员的身体细胞。
这与拾柴不是一股劲儿,毕竟拾柴得背着草框走来走去的,一天还还不知来回几趟。
傍晚时分,天渐渐变黑,那时没有电灯照明。
“王利坤——”王兴华在喊。
王兴华是贵子所在年级的班主任。
“到!”王利坤干净利落的答道。
“过完秤把房间柴禾堆一下”。
“明白”。
王利坤正在从筐里往柴堆上掏柴禾,听到老师叫他,不敢怠慢,放下柴筐立即从事。
才三天的功夫,柴草就堆满半个教室。
这是一间七十余平米的闲置旧教室,所有的门窗经过多次的维修,早已面目皆非。
墙皮斑驳淋漓,房顶的苇箔多处已不复存,露出顶层瓦片,好在不漏雨。
这间房子盖得很早,比贵子年龄大几倍,详细数字无人问津。
王利坤一阵猛堆,将柴草堆到两米多高,累的汗流满面,气喘嘘嘘。
王利坤拍打着身上的尘土,看到两名留守人员在打扫院子,心想,看样子要准备回家了。
此时此景,王利坤脑海闪出一个念头。
他脱下上衣,套在一人高的木棍上,下面斜插入草堆,衣服塞满软草,整出人型。
衣领上面扣上墙角放置多日的废旧篮球,篮球上面系一条白色的毛巾,经过整形,活脱脱的鬼尸诞生了。
苏兰兰打扫完院子,拿起杆秤和扫把走进教室……
哇哇的叫声,伴随着惊魂未定的她又冲出教室……
第二天,王利坤被王兴华狠狠的批了一通,罚站两小时。
………【第十三章 热爱劳动】………
第十三章热爱劳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