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委座,卑职用人不慎,罪该万死。”戴笠虽然勉强坐下了,但是屁股仅仅挨着沙发的小半边,听得蒋介石发话,连忙低头认罪――这是戴笠的立身之本,明明是蒋介石批准的事情,老蒋现在要推得一干二净,那谁来做替罪羊呢?只能是他戴笠。戴笠当年在十里洋场的时候就对蒋介石的脾气了如指掌,这次自然不会让对方“失望”,再说,他背这种“黑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嗯,用错了人,看错了对象,是要吃苦头的……这次舆论强烈反弹,你要好好思考。”蒋介石意味深长地说,“宜生那里情况还好吧?”
“还好,还好。”戴笠忙不迭地说,现在可不是趁机对傅作义发难的好时机。
“人犯了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知道改正,这件事情你要吸取教训,以后无论是办事还是用人,都要更加慎重些,党国多事,你的担子很重啊……”如果不知道内情的人听到了这些话,还真以为蒋介石不知情,现在正批评戴笠的军统――实际上,蒋介石的潜台词是:现在###的形势如此吃紧,你怎么可以把事情办砸了呢?办砸了不说,还牵连到政府头上,这才是让他生气的地方。
戴笠“霍”地站立起来,毕恭毕敬地说:“卑职知道错了,一定谨记委座教诲,为党国的事业乃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嗯,这件事情你想办法弥补一下,不要再出差错了……”蒋介石交待完毕,就打发戴笠走了,一个人在沙发上陷入了沉思……
为了中共和苏联之间的关系,蒋介石可谓费尽了心机,还特意派出宋子文和外交部长王世杰前往莫斯科谈判,今天刚刚发来宋子文的密电,说斯大林提出了条件:“一、外蒙古维持现状(其实是指国民政府同意外蒙古独立);二、中长铁路由中苏共管(实际上是由苏联控制);三、大连作为苏联需要的不冻港,开辟为国际自由港,旅顺作为苏联的海军基地(等于苏联要把上述两地作为自己在中国的殖民地)……”
听到宋子文传来的消息,蒋介石几乎要抓狂了――苏联人刚刚在哈尔滨吃了一亏,反过来又提出这么苛刻的要求,真不知道斯大林是怎么想的?他想都没想,马上就要命人回电拒绝,但是电报还没有拟好,就被老练的陈布雷阻拦住了……
“委座,这件事情是不是再考虑一下?”陈布雷虽然只是蒋介石的“文胆”,但由于常伴在蒋身边,深得后者信任,加之又能接触到各方面的消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蒋介石的首席智囊,他的话蒋介石还是很重视的。
“苏联的条件虽然苛刻,但对于我们而言,其实并没有很好的应对办法。要拒绝,很简单,一封电报就解决问题了,但是,事情是不是能如此痛快呢?却是不能。苏联从我们这拿不到,会想办法从另外人身上拿到。”
蒋介石知道陈布雷指的“另外人”是指中共,就疑惑地问道:“中共刚刚和苏联在哈尔滨交手,死伤数十万人,难道……”
“不然,委座,您看,延安到现在还不承认与苏联交战的事实,可见他们党内是有分歧的,起码很多人还是亲苏的,对这个战役不认可,我的估计,说不定是刘云本人的妄为……另外,在苏联方面,哈尔滨战役的指挥官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据说已经被解职了,斯大林试图在努力营造一种那是中共和苏联间因为误会而发生的冲突,更因为个别苏联将领的错误行为而导致的假象。一句话,苏联不管和中共有什么矛盾,他们毕竟都是共产党。”
“这正是让我担忧的。”
“因此,如果政府不答应苏联的条件,斯大林很可能反过来重新找中共,现在中共已经基本控制了东北的局面,如果中共为了弥补和苏联之间的隙缝,争取苏联的支持而答应苏联的条件,那么政府……”
“那中共就是叛国者,就是卖国贼,就是汉奸,人人得而诛之。”蒋介石恶狠狠地说。
陈布雷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委座,这么想太简单了。苏联和中共本是一家,如果中共答应了苏联的条件,那么这些卖国协议说不定在表面上看起来还更加冠冕堂皇一些。比如,苏联要求和我们共管中长路,但是如果对方换成中共,说不定协议就变成由中共管理中长路,可是委座您心里也清楚,中共都是些土包子,哪里懂什么铁路管理,势必又要聘请苏联顾问,这样一来,大权还是控制在苏联人手中,只不过更加隐蔽而已……推而论之,旅顺、大连的管理情况,还是与此类似,更要命的是,中共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只会唯苏联马首是瞻。”
蒋介石默默无言,情况倒很有可能真是那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