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我执】(第2/4 页)
。
但许尚可以从逻辑层面试上一试,以后再慢慢用底层教育,巩固华夏民族一统的概念。
“许公,你这些话未免就有些太过主观了!”
黄石公反驳:“我中原的山东六国,也都有着国民、疆土和王庭,至于礼器……你关中大秦不也是没有礼器?纵然后续从东周抢到了九鼎,却又在泗水掉了一个,此便是天命也!”
九鼎,等同于天命。
这确实是当前的九州共识。
无可回辩。
尉缭子听的有点直挠头,他觉得许尚讨论这个话题,好像一点都不明智。
紧接着。
应曜补充:“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都获得了当时的周王室认可。只要有了这个认可,就能够拥有一个国家的正当主权,绝无问题。”
旧事重提,不是哪一个人的专利。
应曜和黄石公对于中原的历史,也都清楚的很。
许尚勾起嘴角道:“拥有周王室的认可,的确能够洗刷篡立之实。但这么一来的话,你们坚持自己是楚人的立场,也就无从谈起了。”
“若是追根溯源的话,我嬴秦延续殷商遗脉,可以自称殷商的遗老遗少,从我们的立场看待周朝篡立,本质上就是谋逆。”
“如此,我大秦现在重新夺回整个天下,就相当于进行了拨乱反正!”
“而你楚国曾经覆灭了周王室的宗周六师,导致周王室从此一蹶不振,此为大逆……”
“现在又借着所谓的周王室认可,自诩楚人,以楚国的遗老遗少自居,实为逆上加逆。”
“你觉得这能够站得住脚吗?”
……
许尚本不想搞辩论什么的。
结果千防万防。
好像还是有点回归老本行了。
可他就是见不得【楚人】二字。
这个事儿必须得厘定清楚。
迟早的事儿。
绕不过去的。
毕竟有了楚人,就会有韩人、魏人、赵人、燕人和齐人。
或许有谁就会说了。
民以食为天。
让老百姓有饭吃,他们就都认为自己是秦人了。
话是这么讲不假。
可思想教育方面,绝不能是牵强附会的。
而是必须得非常站得住脚。
才能在未来巩固我们的华夏民族大一统。
这也是今天论道的基础与根本。
黄石公:“许公,你……你这……”
从逻辑层面。
黄石公显然有些开始哑口无言了。
因为就算从各自遗老遗少的立场。
嬴秦还有一条殷商遗脉的优势。
同时。
黄石公也没有扯什么殷商残暴啥的。
因为现在两人摆的是事实。
而非区分对错。
随即。
“青史大势滚滚向前,黄石公,应公……你们方才之意,实乃九州诸夏的大势在百年之后,终将归于中原,归于王道,这点我也是非常认可的。”
许尚想了想,继续道:“所以你们也要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你们现在依旧强撑着楚人的牌子,实际上就是在阻碍青史大势的进程。”
“就像百年之后,我关中依旧紧紧的抱着老秦人的牌子不放,你们会是什么感觉?”
“还有我刚刚说嬴秦乃是殷商遗脉,商朝的遗老遗少,你们又是什么感觉?”
“再沿着这个路线往上翻的话,你我恐怕都得翻到炎黄子孙的发展起源。”
“这绝对是非常顽固的想法,不应该出现你们二位的身上。”
“夏朝灭亡了,说明大势倾轧,夏朝就理当灭亡。”
“包括殷商,姬周,山东六国……皆是如此。”
“你当然可以说自己的立场是站在中原一方,但你也不能否认,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诸夏儿女。”
“我们没必要非得搞内部族群对立分化,而是需要站在整个诸夏民族的立场上,去看待天下大势百年后的发展……不是吗?”
……
许尚彻底说出了自己所有的肺腑之言。
语句连绵。
长的可怕。
却仍旧称得上是字字珠玑。
这就像后世的满清,还有民国发生的很多事情。
近现代要搞变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