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母亲的石油情缘:岁月流金记(七)(第1/2 页)
作为保管员的三姨和父亲是同事,三姨一人照顾家里两个孩子,还有工作忙不过来,父亲看在眼里,经常伸出援手帮忙。
三姨夫常年泡在工地,家里就三姨一个人带着孩子,为了解决吃菜问题,在房前开垦出一块菜地。父亲一有空闲,就跑去给摆弄。
周六三姨忙着上班,把孩子锁在家里,中午回家一看,二表哥孟华小脸烧得红红的,像熟透的苹果,眼睛半眯着,无精打采,鼻子塞住了,呼吸都不顺畅,呼哧呼哧地,仿佛小火车在艰难爬坡。
一摸额头,滚烫滚烫的,那热度仿佛能煎熟鸡蛋。用温度计一量,38.9 度,三姨吓得魂都飞了,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颤抖着,可又联系不上三姨夫。
三姨让孩子躺在床上,嘱咐五岁的大女儿:“好好照看弟弟。”然后火急火燎地借了辆自行车,一路飞奔到食堂,站在父亲面前,弯着腰,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胸脯剧烈起伏着说:“小王,我儿子高烧不退,我又找不到老孟。”
父亲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就像一阵旋风一样冲到三姨家,把孟华严严实实地裹好,让三姨抱着孩子先坐在自行车上,自己一抬腿跨上车,就风风火火地往医院冲去。
周六的阳光炽烈得让人睁不开眼,空气里弥漫着令人焦躁的燥热。父亲奋力地蹬着自行车,车胎与地面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是在与时间赛跑。
路旁的树木飞速后退,微风拂过父亲的脸颊,却吹不散他心头的焦急。
到医院的时候,父亲累得气喘吁吁,骨头都快散架了,汗水湿透了后背,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将近 40 分钟的路程,他只用了二十几分钟,两个大人加一个孩子,分量可不轻。父亲顾不上休息,深吸一口气,忙不迭地跑去挂号、检查。
医生用听诊器给孩子检查后,看着温度计,皱起眉头,严肃地批评说:“你们做父母的也太不上心了,再晚一点孩子就转成肺炎了,那可就危险了。”
孩子年纪小,体质弱,要是真得了肺炎,那可不好治了,三姨的眼里满是感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多亏有你呀,不然等老孟回来,一切都晚了。”
医生赶忙开药、打针、输液,并嘱咐今晚要在医院观察,明天要是不发烧了,再打一针,开些药回家吃。
三姨一听,发起了愁,在那里小声嘀咕:“这可咋办呀?家里还有一个女儿呢。”父亲皱了皱眉,眉头拧成了一个大疙瘩:“孟领导啥时候能回来?”
三姨叹了口气,那叹气声里满是无奈:“要周日才能回来。”
父亲看了看躺在病床上发着烧、沉沉睡着的孩子,说:“你先回去照顾女儿,我帮你照顾一晚上,你再联系联系孟领导,明天直接来医院。如果孩子不烧了,我们再带孩子一起回去。”
第二天,孟华的烧退了,父亲嘱咐孟华:“乖乖的,不要乱动,坐好,等叔叔带你回家。”孟华一是病刚好了一些,精神还有些萎靡,二是对陌生的地方还有些害怕,所以特别听话,小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
父亲心里惦记着孩子,一路小跑着到窗口办理好检查、拿药的手续,拿完药又马不停蹄地往回跑。
刚进屋,却发现病床上的孟华不见了。父亲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额头上瞬间冒出了冷汗,焦急地四处寻找,嘴里不停地喊着:“孟华,孟华,你在哪儿?”
他在走廊里来来回回地跑,询问路过的护士和病人,声音都带着颤抖。
就在父亲急得快要发疯的时候,孟华自己从厕所慢慢走了出来。父亲看到他的那一刻,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快步走上前,一把将他抱在怀里,嗔怪道:“你这孩子,怎么不说一声就自己去厕所了,可把叔叔急坏了。”
孟华眨着还有些迷糊的眼睛,小声说:“叔叔,我憋不住了。”
父亲摸了摸他的头,说:“傻孩子,下次一定要告诉大人。”
随后,父亲带着孟华走进病房。
三姨夫这时才急急忙忙地赶来,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一脸歉意地对父亲说:“哎呀,真是对不住,让你忙了整整一夜。”
父亲眨了眨布满血丝的眼睛,摇了摇头,让自己清醒一点,说:“别这么见外,你也是为了工作在忙嘛。”
两人不再多客套,带着孩子回家。三姨夫抱着孩子坐在自行车后座,父亲在前面卖力地骑车。
虽然人比来的时候重了不少,但是心情不一样,不用火急火燎地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