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4/4 页)
第一次认真地琢磨李素这个人。
最初听他的名字是其养父赵构为帝之时,这个山野之人横空出世,以他的身份帮助了他的父皇。
或许那个山野之人永远不会知道当时的他父皇正陷入怎样的困境里,借手下的手杀了岳飞,又不愿意救回在金人处的皇祖父,朝堂与民间各种恶意的声音直接威胁着他的统治,然后,古凡出现了,凭空冒出来似的,以其一手的道家术法。解决了当朝皇帝的困境。
君权神授。拥有道法的道士,代表的便是这正宗。至少天下百姓们会这样看。
所以后来,他炼长春丹,他父皇百般交好。什么长生,这是不可能的,他就是他父皇的一个牌子罢了。
当时的古凡,在赵伯琮眼中,就是一个幸臣。好在古凡也很老实,在为他父皇正了名之后,也没有做什么。后来更是直接离开了。
再后来是诗,从“生命诚可贵”。到“人生若只如初见”,流芳的字句里,让赵伯琮更加放心了。
道士可以为他们证名,同时他们也担心道士干的更多。好在古凡不是,他们很安心。
再到后来的父皇驾崩,他也没有献上任何丹药,甚至都与宫中断了联系。赵伯琮就更放心了。
然而当把王世雄派出去,金人要见他,他又横空出世。殴打兵部,直接揭露了朝廷叛贼,由此获取自己让他拥有领军出征权……
嘶……
赵伯琮不想不知道,越想越心惊,不不觉得。细细思来,这个道士每次出手都又狠又准,这其中看上去是那么像他的谋划。
他这是想干什么?想领军成为名将,还是……
好吧!皇帝都是非常善于怀疑的。可谓天生的阴谋论支持者。
更妙的是,古凡的行动,怎么看怎么像他是在有计划的谋划什么。
虽然真的只是巧合,可皇帝却不这样想,就连大臣们攻击古凡,他也觉得古凡是故意的。
因为是道士,是有真本事的道士。
这个理由无比强大。只要他们一天还挑着君权神授的招牌,他们便一天会认真对待这理由。
“如此人才,若不为朕所用,朕失之大也……”赵伯琮喃喃自语,然后,展开面前的一卷黄绢。
毛笔饱蘸墨汁,赵伯琮神情闪过一丝犹豫。
自他们老赵家得天下,杯酒释兵权开始,他们老赵家一直有意无意地削减朝中爵位,而且自古以来凡圣明君主,对封爵总是极其吝啬的,封了爵便意味着朝廷要世世代代养着这家人,从老子到儿子再到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还是事,怕的是一代比一代差,空顶着祖辈的功绩吃老本,尽干欺压良民的事,更重要的是,朝中勋贵多了,对未来的皇权不是件好事。
这一切的一切,历史中都有记载。他们老赵家最信书,也做的很好。
可是如今,因为一个有本事的道士,如今却不得不新立一个爵位,对赵伯琮来,委实有些犹豫。他是想做明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