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页)
郑宁道:“君贡还有一弟,必能将其儿女照护周全。”
郑宁说的便是诸葛珪的弟弟诸葛玄,在这个时代,叔叔与侄儿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侄儿可以视叔为父,若是父死,叔叔便要负起抚养侄儿的责任,与己子无异。
诸葛家在琅琊阳都也是大族,颇有产业,诸葛玄抚养五个侄儿侄女倒也并不为难。
王叡点了点头,然后道:“君贡早逝,我当亲去吊孝,怎奈有公务在身,不得自由,奈何奈何?”
王叡担任的是一州刺史,如果没有皇命的话,是不能擅自离开任职地的,所以他是不可能亲自去琅琊吊孝的。
一说到这里,想到自己都不能去送挚友最后一程,王叡的眼泪又要下来了。
王衡连忙对父亲道:“阿父,孩儿可以代阿父回琅琊吊孝,请阿父勿忧。”
王叡看了看王衡,眼前的儿子已经比自己矮不了多少了,俨然便是一个成年人了,而他到荆州一年多来,几乎什么成年人的事情都做过了,连战场都上过了,上月还亲赴庐江,收服了一群悍匪。
王叡点头道:“如此也好,事不宜迟,今日你便出发去琅琊吧!”
确实是事不宜迟,如今可是六月,这年代可没有冰棺,虽然琅琊的天气没有武陵这边这么炎热,诸葛家也一定有存冰,可以保存一下尸体,可是诸葛珪的尸体也不能久停,如果想要吊孝的话,现在便一定要出发了。
郑宁心疼儿子,不过她也知道此事耽搁不得,她只能对儿子道:“记得多带护卫!”
王衡点头道:“孩儿省得。”
王叡又对王潜道:“正渊,你要再辛苦一趟了。”
王潜刚刚从琅琊快马赶来,在路上奔波了四天,现在又要让他马不停蹄的赶回琅琊,确实很辛苦。不过王潜对王叡行了一礼道:“阿父,我不辛苦!”
王衡立刻让人帮自己收拾行李,又让人叫来邓展、姚纲等人,让他们陪自己去琅琊。
在收拾东西的同时,王衡还让韩达去通知陈舒,让陈舒派人先行,沿途为王衡一行提前安排食宿,以及更换的马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同时,这点时间也能让王潜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儿。
收拾好了行李,王衡、王潜、邓展、姚纲一行十余人上路了,如今王衡的武功已经基本得到了黄忠的传授,剩下的只是火候而已,因此完全可以自行修炼,不需要黄忠时刻守在身边了。
当然,这一次王衡没有忘记去汉寿书院一趟,向蔡琰告个别,蔡琰可是跟他说过了,如果下次还有像上次那样不告而别的事情,就再也不理他了。
蔡邕很知趣,他看到王衡来了,马上又内急出恭了,留下了一对小儿女在堂中。
蔡琰看到王衡一身骑服,她问道:“这是要去哪儿吗?”
王衡告诉了她自己要去琅琊吊孝,蔡琰知道吊孝是大事,因此也不再多留王衡,催他上路了,她让王衡一路小心,王衡点头答应了。
随后,王衡又去向郑玄告别,当郑玄听说诸葛珪过世了的时候,也是不胜唏嘘,他与诸葛珪也算是颇有交情了,没想到他来了荆州才一年多,便是阴阳两隔了。
郑玄当即叫来了儿子郑益,让他也随王衡一起去琅琊给诸葛珪吊孝,郑益也很干脆,答应了一声,便换了衣服,带上简单的行李,跟着王衡出发了。
50 路过宛城见羊续 途经谯县会曹操
从汉寿去琅琊,要先北上到南阳,再从南阳一路向东,便可直抵琅琊,总行程合东汉时的三千里,这一次的吊孝之行,称得上是千里迢迢了。
幸好这一年来,通过通江商号,已经从北方买回了数十匹上等战马,速度很快,王衡又让陈舒提前派人沿途安排食宿、换马,再加上如今是夏天,昼长夜短,赶路的时间长,所以全力奔跑之下,三天左右时间应该可以赶到琅琊。
这个时代的八百里加急也就与此类似了。
也幸好王衡这一年多来跟随黄忠习武,而与他同行的这十余人也都是长年练武之人,所以这才能够坚持得了这样的长途跋涉。
这第一天,由于只有半天时间了,所以跑到江陵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黑了,一行人也只能在这里休息,等待天明之后再出发。
这还是王衡第一次来到江陵这座名城之中,上一次征赵慈的时候曾经路过江陵,不过当时并未进城,宿在了城外军营之中,这一次当然是要住在城里了。
王衡打量着江陵这座城市,江陵县城池高大,街道宽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