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页)
薛氏,探探娘亲的口风。
结果薛氏见了周芷若,又是把沐英给夸了一番,说他聪明懂事,又沉稳,只是丝毫未提明玉珍提亲的事——看来周远达的确没有把这事捅给薛氏,周芷若也就松了一口气。
看来母亲只是觉得沐英当女婿也不错吧——既知根知底,又带了他一年多,而且一直被他叫娘,估计也是习惯了。
不过周芷若现在并不想这回事,而是想要去江湖上走一遭。
这一回是真的这么想了,并不仅仅是为了明玉珍的事,也是为了在江湖中再历练一下,再加上她也的确是想看看,自己与沐英是不是真的有缘。
于是便对母亲道:“他要去江南走一遭呢,说是那里有他父母先人的住处,想要去看看。”
结果薛氏点了点头,面露微笑地道:“也是,他虽然父母双亡,但也总有亲人在的,让你爹也陪着去吧。”
周芷若心里暗叫一声糟糕——看来母亲认为这是去见沐英的长辈了!于是赶紧道:“娘的身子还没好呢,爹爹总要要留下来照顾娘亲的。”
薛氏想了一下,道:“也是,你弟弟才降生,家里也的确缺不了他。那就多雇些人多备些礼去,别让人看轻了咱家。”
周芷若道:“娘,您好好地在家养养身子,把弟弟带好吧,我们不过是去武当山和江南玩玩,一年内就回来的。”
的确,一年后,张无忌就出谷了,到时候如果再在江湖上游历,再次遇到他的机会就会很大。周芷若并不想去趟这个混水,倒并不是怕见到他。
自从上次见到他之后又经过了这么些年,周芷若对张无忌的感觉真是越来越淡了,这次教殷离武功,有时也会想到——若是殷离武功高了,赵敏会不会被她杀掉,然后来个一拍两散?
不过这都是张无忌该考虑的,周芷若也就不怎么细想了,关键是要让殷离办好事,所以告诉她张无忌的真相也不要紧。
而且周芷若也想看看,如果殷离一开始就知道曾阿牛就是张无忌,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可是薛氏见周芷若这样说,却以为她在害羞,便也不多言,又见她不反对与沐英同行,便在内心里盘算给她们两个安排什么样的礼物和仆人相随了。
周芷若见薛氏有些意兴阑珊,倒以为母亲累了,便又逗了一会儿弟弟,就去前厅吃饭了。虽然薛氏的身子好了,但还在月子里,不能见风,所以还是留在了房里。
不过今天殷离出了屋子,说是病好了些,沐英见她的气色,的确是好了不少,却并不知是《九阴真经》的功效,也只是向她说了几句好话。
殷离倒是只顾着吃饭,周芷若见她没有向自己这边多望上一眼,知道她并没有怀疑自己——殷离是个直性子,若是发现了什么,或者怀疑了什么,那是不会有什么城府藏住的。
于是便道:“妹妹病好了便好,只在我家安心养病便了。我与英儿过两日要去江南一行,妹妹可要同去?”
这句一出,沐英又惊又喜,喜的是周芷若答应与自己同行去嘉兴一行了,惊的是为什么要拉上殷离同去——难道是对自己还有些疑虑,或者说对自己根本就无意,而要来撮合自己与殷离么?
殷离看了沐英一眼,道:“我要去西边,不去江南。”
沐英道:“你要找的人还要往西?那不是西域了么?”
殷离点了点头道:“当年他身边有个姑娘,是明教杨明右使范遥的女儿,我想他可能跟着这个小姑娘一起去了西域昆仑山光明顶。”
沐英吃了一惊——明教的总坛,他自然是知道的——便道:“你怎么去哪边?很危险的啊!”
殷离看了他一眼:“我要找的人在那边,自然要去那边。”
沐英被她抢白了一句,不禁有点尴尬,看了一眼周芷若,又对殷离道:“要不,我给你定写封信,你拿着它去滁州找一个人,让她想办法替你引荐一下吧。”
殷离道:“滁州?什么人?”
周芷若一听就知道,沐英是要写信给马秀英,不由笑道:“英儿你别说了,秀英姐和朱大哥虽是明教中人,但教中地位不高,也没法引荐的,你写了信去,他们又不好推脱,别没的丢了脸面。”
沐英一想也是,朱元璋在义军中名声显赫,但是在明教中的地位却很低,所以也就不再多卞了。
周远达这时道:“芷若你和英儿何时动身?我好给你们安排一下车马。”
沐英道:“不必那么麻烦,我们两个轻车简从,就这样上路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