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3/4 页)
普普通通的蒙古马。但是这温顺的马匹,在千军万马中,却显出了莫名的气势。如同一道雪线往前推进,阵阵压迫感迎面而来。这就是徐悲鸿想要找到的感觉。
??????
仿佛一点点展现在徐悲鸿画作上的图案成真了,在吉林的土地上,真的有这么一只部队在前进。
“旅长,你说那个疯子,还会来吗?”
迈着快速的小不点前进的战马上,一个枪跨在背后的战士,问自己保护的军官道。
“在来,就抓起来,神神怪怪的,谁知道是不是间谍。”
旅长嘀咕道,带着毛皮帽子的脸上,还有一道伤疤。在风雪中显出了无比的彪悍。
“可是上面不是说了吗,要妥善保护!”
“嗯,是吗,那更要关起来,不,是保护起来了。这可是战场,万一被敌人抓去救糟了不是吗。嗯,画家,神经病!”
他们口里的画家,神经病自然就是说的徐悲鸿了,徐悲鸿为了找灵感,在风雪中三次站在了他们前进的路上,第一次差点被开枪打死。后来上面知道了,交代下面一定不能伤害了这个伟大的艺术家。
这个旅的部队从黑龙江出发,打过了双城,榆树,他们的目标是长春。他们是隶属于外蒙骑兵军的一个旅,旅长冯坤,河套人。一个河套人在外蒙驻军中当军官,这不是什么奇事,相反不是河套人才是少见。外蒙军跟其他军队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这只军队中蒙古人跟汉人混杂,虽然历经裁剪,现在蒙古人仍然有三分之一还多。于是这个军队就有个规矩,凡事排级以上的军官,都要求双语,蒙古语和汉语都要精通。而塞北,甚至是中国哪个地懂双语的人才最多,无疑是蒙汉杂居历史悠久的河套地区了。
冯坤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调入外蒙军的,他当兵很早,绥西军时期就已经入伍,他小时候不识字,在部队经过学习,差点没有被裁撤。后来从李三江的部队调到了外蒙,九一八时期经过几次恶战后,慢慢爬到了现在的位置上。
但是这几年他过的并不爽,因为就算是外蒙军也越来越不重视骑兵了,现在大家讨论的都是什么坦克装甲师之类的。甚至上面曾经跟他谈过话,希望把他转入步兵,但是由于太喜欢马了,他舍不得离开。可现在就是外蒙军也在裁撤骑兵,大量扩编步兵,军长脱欢之下设两个副军长,巴特负责骑兵军,而新热军官梁静斋负责步兵,而现在梁静斋的地位在慢慢往上提高,因为他手下的步兵已经扩编到了三个师八万人,而骑兵反而压缩到了五万了。
但冯坤始终认为骑兵是不可替代的,终于他的想法成为了事实。
大风雪让步兵在东北寸步难行,装甲兵团也是只能趴窝,只有他们骑兵,才能在这大风雪中驰骋。千军万马踏着雪层,冒着寒风,驰骋在大平原上,热血沸腾的感觉,是步兵永远无法体会到的。
“前方就是长春了,所有人听令,全速前进跑起来了!”
侦察兵终于回报到长春到了,冯坤下达了这条热烈的命令。
顿时整个军队放弃了一只压着的速度,尽情狂奔起来,战马踏过地面掀起了雪层,千军万马过后,道路成了黑泥浆。
冯坤旅两千来人马,是这次奇袭长春的前锋,日军根本不可能想到在这样的天气里,对方的军队能一天前攻下了榆树后,立马就奔向了长春。当冯坤旅进入长春外围的时候,日军猝不及防,几道阵地上冻得瑟瑟发抖的士兵在惊慌中,被窜入战壕中的骑兵马刀砍到。
攻占了几个阵地后,没等日军长春援军出城援救,呼啸一声,冯坤已经带人飘走了。
一击即走,这就是骑兵,千古以来游牧民族武装就是这么战斗的。
牵扯不到骑士精神,他们不是来攻坚的,冯坤心里很明白这一点,长春的城墙骑兵是冲不上去的。他的任务是阻断长春跟外界的联系,在这长春外围阵地上搂一把已经算是额外的红利了。
冯坤的骑兵旅离开长春奔向附近的大小城镇,凡是有鬼子的地方,他们都要清扫一遍。
他们的作战方式也是参谋部制定的,冬季塞北军作战计划,东北冬季攻势的一部分。
外蒙军队本来就有冬季作战的经验,在跟马占山的东北军请教了下在东北作战的技巧后,塞北制定用骑兵出击,在冬季结束前,清扫干净东北地区大城市的外围。然后等待春季发动大规模攻城战。
十几万塞北和东北骑兵,装备着完善的冬季装备,传统的毛皮衣替换下了整齐的军装,枪套上包裹着狗皮。马蹄上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