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第2/2 页)
她一字一句,低声读道:“得善应善,善自相称举,得恶应恶,恶自相从。皆有根本,上下周遍1。”
虽还带着蜀音,但声音不大,镇国公老夫人听着还算舒坦。不过瞧着兰山君如此乖巧的模样,她心里倒是又起了一丝别的念头。
她虔诚信道,希望两个儿子死后能够得道成仙,便也不愿意家里还有个信佛的乱了道场。
她靠在雕刻着仙人松鹤纹的躺椅上,慈爱的笑着道:“山君。”
兰山君抬头,眼神平静。
老夫人像是不经意间提及,“我听你母亲说,你为你家师父和其他故人在白马寺里点了灯?”
兰山君点头,“是。”
老夫人便笑盈盈的道:“咱们家是不信佛的,曾有菩萨,也请走了,当初请走,如今再有子孙信奉,不是对菩萨不尊,也对三清不敬吗?”
她好声好气一般道,“不若将你点的那四盏灯一并挪到道观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
1:出自太平经,我挑了一段应景的。
偏我来时不逢春(9)
即便是已经经历过一回,兰山君再听见这般的话还是会觉得难以置信,更有些许陌生。
祖母已经很久没有这般跟她说话了。
她没被送去淮陵之前,也是享过宋国公大少夫人这个身份好处的。至少她回镇国公府的时候,祖母对她客气了许多,不会动不动就让她跪下,还会笑着道一句:“山君难得回来,快些坐下。”
所以她当年觉得自己汲汲营营嫁高门,实在是没错。
而后仔细想想,今天的事情当年虽也发生过,但却是一年之后了。
彼时她刚回府,脾气倔,倔在明面上,一开始就跟祖母对着干,实在被骂得烦了,跪得痛了,也会暴怒而起,吼上一句:老娘们,有本事就让蜀州所有人改洛阳话。
祖母被她气得捂住胸口直哭,反而不敢跟她提给老和尚改道观里供奉的话。
还是后来,她跟着母亲学说话做事,脾气温和了一些,祖母才敢试探性的提。
后头怎么解决的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供奉是没改的,老娘们三个字是骂了的,她是收拾包袱要走的,最后还是母亲劝诫了一些什么话,又给祖母跪了下去。
她当年唯一一次跪哭,就是因着此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