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页)
萧然不觉一怔,萧洵现在的样子倒有几分象自己的父皇,心里涌起十分复杂的情绪,茫然看着萧洵,弱弱地道:“对不起,皇叔,侄儿要闷死了,到后面山下转了转,透透气。皇叔莫气,侄儿不敢了。现在就乖乖躺着去,再不乱动了。”
萧洵见他脸色仍然苍白憔悴,低眉敛目、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有些发软,摆摆手:“进去躺着吧,等病好了皇叔带你去山上玩。”
萧然再次怔了怔,只觉得无边的酸涩涌上心来。
皇叔,你这样子都是装出来的么?你心里何曾将我当作侄儿?我父皇也是被你害死的,对不对?你害了他不算,还要篡夺皇位,还要害我们手足相残。你对我们的恨意如此之深,你的野心如此之大,为了我大哥,为了天下百姓,我容不得你。
你,莫要怪我无情了!
萧然的病又缠缠绵绵拖了好几天,那些天迦陵几乎天天下雷阵雨,风狂雨骤、电闪雷鸣,一天傍晚,一道霹雳竟将王府后院一株碗口粗的梧桐一劈两半。此事震惊了全王府的人,私底下流言纷纷。萧洵请来道人算卦,那道人眯起眼睛,笑得神秘莫测:“王爷,‘桐’、‘潼’谐音,天雷劈倒梧桐,岂非正代表着萧潼将灭,天下易主指日可待?”
萧洵大喜,在书房中写下无数“桐”字与“潼”字,一股叱咤风云的豪气跃然纸上。
夜,雨止,风住,明月破云而出,慢慢洒满中庭。灵儿道了声“小王爷晚安”,为萧然熄了灯,便返身出房门,轻轻将房门带上。就在这时,她忽然感觉身边有一缕微风掠过,眼前一黑,人软软地倒了下去。
“是谁?”萧然警觉地握住床头的剑,身子坐起来。
黑暗中绽开一朵微弱的火光,一身黑衣的男子直直地跪到地上:“臣龙朔拜见小王爷。”
萧然惊道:“怎会是你?快快请起。”
龙朔凑近来,低声道:“臣奉皇命到金陵寻找小王爷的踪迹,顺便查访窦惠卿。没想到,窦惠卿一家已人去楼空,而你也一直没回凤家。臣正欲返京,却不料遇到了快马加鞭赶到凤府的墨阳。得知此间情形,臣立刻赶来相助。臣知道小王爷在这里诸多不便,连个传递信息的人都没有。臣与手下带了信鸽来,小王爷若有要事禀报皇上,可以命臣去办。”
萧然心头一动,一缕疑云悄悄升起来:龙朔怎会认识墨阳?可他没有问,只是向龙朔身边靠了靠:“本王正有事要你去办。”
作者有话要说:呜呜,我还是没忍住,睡不着又起来写了~~~
第二十九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龙朔一边侧耳倾听,一边心中赞叹不已。这个年仅九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缜密的思维、如此过人的洞察力、如此聪明的头脑,便是与比他年长了一辈的迦陵王斗,他也稳站风口浪尖,坦然自若。
不自觉地产生敬意,并非因为萧然的王爷身份,而是对强者的敬意。
萧然起身拿了笔墨,草草勾勒出一张密道的地图,凭着那天晚上的记忆,将那个冶炼兵器的山洞地点描出来,交给龙朔:“设法找到山洞的另一个入口,释放出工匠,捣毁山洞。”
“是,臣遵命。”龙朔躬身应了,又抬头看萧然一眼。烛光中只见眼前的男孩一身素白,衬得面容越发精致白皙,可却白得有些孱弱。除了沉静的目光显示出他内心的从容与镇定,他整个人看起来就象一个易碎的瓷器。
“小王爷保重,臣回去立刻禀明皇上,再做定夺。”龙朔冰冷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一种叫做关心的表情,语气也低缓下来,听来竟然颇为好听。
萧然向他微笑:“谁说龙翼魁首冷心冷面?看来本王要重新认识你才是。”
龙朔的表情僵了僵,有些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的尴尬,垂了头道:“小王爷说笑了。请小王爷早些安歇,臣告退。”说罢转身离去,来时象一个影子,去时也象一个影子。
萧然躺到床上,在黑暗中睁大眼睛,静静地看着屋顶。眼前慢慢飘过从认识墨阳至今发生的点点滴滴。初见面时浑身是血、昏迷在自己马前的少年;看自己在皇宫受刑时泪流满面的少年;带自己冲出皇宫时坚定而忠诚的少年;客栈中坚决不肯离开自己独自逃生的少年无论木讷寡言还是恭敬顺从,亦或义薄云天,他都给自己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对这位似侍卫又似兄长的少年,萧然兼有喜爱与亲近之意,并一直为他对自己的忠心而感动。现在他突然觉得,墨阳并不简单。
他对自己笑了笑,暗暗自语,萧然啊萧然,你真笨。相处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