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1/4 页)
七块大区域,分成了七种颜色的魔核,这是杜仲精心研究出来的七星聚能阵,原本在地球上七星是七种宝石:赤色宝石是摇光宫破军,白色宝石是开阳宫武曲,黄色宝石是玉衡宫廉贞,绿色宝石是天权宫文曲,碧色宝石是天玑宫禄存,黑色宝石是天璇宫巨门,紫色宝石是天枢宫贪狼。
七星既是北斗七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
在地球上,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史记·天官书》说:“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所谓〃七政〃,据《索隐》引《尚书大传》,指: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
即是说,自然界天地的运转、四时的变化、五行的分布,以及人间世事吉凶否泰皆由北斗七星所决定。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在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故而道家仙法中北斗七星是具有指引和聚集的功能。
北斗七星并不是七颗星,宋代道教天书‘云笈七签’24卷“日月星辰部”曾提及北斗七星还有辅星、弼星的存在,时称北斗九星。后来两颗渐渐隐失,成为“七现二隐”,故今有北斗七星之说。
传说能看见这两颗隐星的人可以得到长寿。
在传说中这辅弼两颗星有没有无所谓,可是阵法中这两颗星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正是因为有了这两颗星才使得北斗七星阵多了无穷的变化。
融合到奇雅大陆,天空竟然真真的有北斗七星存在,也就有了杜仲的这番计算。
九颗星相对九种魔法,相对九种魔核,七个人各守七星大阵,杜仲占了黄色土系为玉衡星、休斯占了绿色木系为天权星、斯图亚特占了红色火系为辅星、索格斯特占了赤色金系为摇光星、梅琳达占了青色风系为弼星、杜薇儿占了蓝色水系为天玑星、罗特尼斯占了白色光明系为开阳星。
整整三天,七个人不眠不休的为魔法基石充能,直到最后一块魔法基石嵌入魔法基盘之后才聚集在天璇星和天枢星旁。
黑暗魔法在奇雅大陆上几乎比光明魔法更少见,由于有罗特尼斯大魔法师在更是无法请到黑暗教会的黑暗法师来,不过这难不倒杜仲,在地球上杜仲知道,黑色是用红、绿、蓝三色调出来的,他早就暗暗的试验过,黑暗魔法同样用火系、木系、水系三系魔法混合而出,虽然不纯,但是可以借用。
果真,杜仲的理论经过索格斯特、休斯和杜薇儿三个人多次试用真的做出了黑暗魔法的效果来,直看得所有人目瞪口呆,尤其是罗特尼斯张着大嘴半天无语,直摇头叹息,决定回去必须要上告教廷总部。
黑色黑暗系天璇星解决了,剩下的就是紫色雷系的天枢星。
紫色雷系,这不需要杜仲,在大陆上很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人研究出如何混合出雷系魔法了。
蓝色的水系加上红色的火系,两系相克就会出现紫色的雷系了,另外同样有人研究过,光明系的白色和黑暗系的黑色相克同样也会出现紫色的雷系。
第七十五章聚灵魔法阵(下)
当千辛万苦、费尽周折终于将七星聚灵阵布成时,当大量的让人无法相信的魔力涌入阵中时,当风系的力量将八种魔法元素齐齐调动,在两百亩药田内形成小世界进行循环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惊了。
以罗特尼斯为首的六个人看到天地魔力渐渐形成一股氤氲雾气的时候,终于明悟了,为什么几个月前当杜仲发出邀请的时候,都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原来,在杜仲解开千古难题之后,所有人对杜仲都有了一股莫名的信任,都隐隐的感觉到杜仲每一个意思都会给人不同的欣喜。
果然,小小的一个魔法木植阵都被他变出了花样。
在奇雅大陆上,几乎所有的魔法阵基础都离不开五芒星阵或六芒星阵,五芒星阵几乎都是些大魔法师以下,能力不足的人布置的,六芒星阵就有些压力和技巧了,但是,就算是法圣法神级别的混合的复杂的魔法阵,也不过是重叠的五芒星阵或六芒星阵而已。
可是,眼看着杜仲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