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1/4 页)
半晌之后……
“这是哪儿看到的?还是你想出来的?”话声里掩不住磨牙声。
唐瑛低头偷笑:“回秦王,是我自己乱编的。”
“你……这叫诗?”
“唔,我把它算诗……打油诗。”声音虽然小,却也理直气……不壮。
李世民面部也开始抽搐:“它能气死夫子。”
“我没夫子,无所谓。”唐瑛继续气某人。
“咳,不许再向别人提这首“诗”,听到了吗?”无奈的某人在心里重复了一遍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圣人言来安慰自己。
“哦。”唐瑛抬头面向努力摆出威严架势的李世民:“我没打算说呀,是你命令我说的。”
李世民……看着唐瑛暗笑的神色,他只能叹气,这位明显是在嘲笑自己,可自己却就爱上当,又是自找的:“唐瑛,你就这么憎恨帝王之家吗?连自古英雄都看不上?”
唐瑛不笑了:“秦王,唐瑛若是这种人,现在还会站在你面前开玩笑吗?”
“我……只是听说了你很多事。你刚才的这首诗,难道……”
唐瑛叹气,她和这些古人的观念怎么差的这么远:“秦王,你听出了我的嘲笑,难道听不出其他道理?帝王也好,英雄也罢,千年之后,站在这里看月亮的人,你知道是谁?”
李世民点头了:“我明白了。这就跟你白天说的文化继承和传承一样,这些东西是能够传下去的,而帝王……却只能尽人力,听天命了。”
“唉,不对。”唐瑛很是郁闷地大大叹口气:“我白天说了,洛阳行宫也好,长安太极宫也罢,在千年之后的人们眼里,是一个朝代的象征,一段历史的见证。而人呢?帝王、英雄,我不否认,后人会知道他们的名字,会牢记他们的功绩或恶行,会对他们的一生津津乐道。可是,除此之外,他们还能得到什么?他们生前追求的所谓千年江山社稷,万代华贵荣耀,只是一个梦,一个笑话。”
李世民沉声应道:“可活着的时候,总要去想,去做。否则,你口中的后人,又如何去津津乐道呢?”
唐瑛转身面向李世民了:“说的不错,可这种津津乐道的内容你想过吗?想得到赞美,还是批判或辱骂?就如同我们今天评论杨广一样。”
在唐瑛直视的目光中,李世民感到自己有遁之无处的尴尬,联想到自己想毁去洛阳宫的事情,他知道,唐瑛其实还是在迂回地责备他:“你还在为洛阳宫的事生气?唐瑛,我承认,你说的那个文化的继承和传承,我是真的不太明白,也没想过。但是,你说了以后,我越想越有道理,越想越觉得自己下令毁去洛阳宫太草率了。”
瓦岗三年 第二百一十章 解析
第二百一十章 解析
“什么?”唐瑛惊愕了:“你不太明白什么是文化的继承和传承?”
“唔,也不是都不明白,只是,有些地方不太明白。”李世民实事求是地摊手了。
唐瑛苦闷了,不会吧,这么简单的道理都还要我费口舌解释?会不会是李世民故意逗我?想了想,唐瑛决定试探一下:“秦王,你已经在做文化继承的事了呀,怎么会不明白?”
“啊?我已经在做了?”李世民愣一下,想了想,又点头了:“礼乐典章等,包括律法,我们都在恢复和制定之中,这些都是从前朝和以往的典籍中学来的,应该算继承。其他的……军法的制定也算吧?毕竟是屈老将军和李靖等人教我的。”
唐瑛吞口水了,怎么李世民口中的这些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呢?难道又是时代差距引发的观念差异?唔,有可能:“秦王,还有一点你没说。你不是让房大人尽力寻找兰亭集序吗?这也是文化的继承。我所指的文化,就是指前人所有的智慧结晶,包括文字、书法、绘画、礼乐典章、思想、科技发明、建筑工艺等等。老、庄、孔、孟、墨、韩等大家的言论和著作,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一代书圣王右军的字,当然也是文化之一。”
“啊?”李世民眨眼了:“原来你说。的文化不是指文章教化呀。”
……唐瑛苦笑,果然是观念上的不同。造成的误会。烦,又要多费一番口舌解释了:“也包括其中了呀。我说的范围更广而已。秦王不觉得这些都很有继承和传承的必要吗?”
李世民一个劲地点头:“不错,都。应该继承和传承。对了,你刚才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就是那个啥科技发明是指那方面?墨家传统的机关?还是冶炼?制造?”
科技……唐瑛再次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