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办企业的课程都很受欢迎。
最热门的课要数房地产经营一课,此课名额限一百名,却有三四百人将它列为第一志愿,校方只好以抽签方式决定。由于哈佛一时不能请到教授来缓解供不应求的情况,所以选课的过程也成了一场既凭运气又需策略的竞争性游戏。什么课列为第一志愿,什么课列为第二志愿,怎样尽量选到自己中意的教授,都得好好研究一番。
除了主观兴趣外,有何客观标准来选课呢?这得归功于哈佛学生会的教育委员会。每门课程的最后一堂课上,学生会代表向同学送发“学生会教育委员会课程评价表”填写,学生从四方面来评价该课程。
一、是否提高学生辨析问题的能力;二、实例和讲义的质量;三、课程内容的恰当性;四、课程负担程度。
学生给教师的打分取决于教师如何组织课堂讨论,是否激发学生兴趣,是否把上课内容联系“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来讨论。解释理论概念是否清楚,是否严格要求学生等等。此表学生不必具名,由学生会保管,一直待教师将学生的成绩送到教务处后才交给教师。我们二年级的选课在相当程度上是根据学生会公布的上一届同学的评价来判断某一门课的价值的。
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二年级同学在教授指导下作实地研究。实地研究由二人到八人组成的工作小组进行,研究经费由某一公司赞助。工作小组在教授指导下帮助该公司解决他们面临的某一实际问题,范围有房地产、信息系统、工业竞争分析、会计、市场营销战略设计等。实地研究代替一个或一个半学分,每个学分相当于一百二十小时的作业。对同学来说,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机会,既能在工商实践中应用学到的知识,又能锻炼组织能力和培养团队精神。
此外,如果学生对某一个二年级课程中没有的课题感兴趣。可征得教授同意,作独立研究报告,亦代替一个或一个半学分。
除了经理学院的课程以外,二年级同学还可以到哈佛法学院、哈佛设计学院、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院校选课。我选了哈佛法学院教授杰罗米·柯恩主讲的《与中国贸易的法律问题》一课。柯恩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这门课介绍了中国法律制度的历史背景,详细探讨了中国税务、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技术转让和合资经营的立法结构,着重分析了在谈判贸易合同和投资合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中国是怎样在具体实践中应用法律的。由于柯恩具有中美贸易谈判的丰富经验,他的课十分生动有趣。
①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 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韩国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因见韩国之削弱,曾屡次书谏韩王变法图强而下见用,乃发愤著书十余万言。综合了商鞅的”法”治,申不害的“术”治,慎到的“势”治,提出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三者台一的君主术,受秦王重视。后为李斯所害。
二年级的唯一必修课研究的是怎样做好一个总经理。我们都知道,哈佛经理学院培养的目标就是总经理式的通才,而非会计师、市场分析家、生产计划专家等专才。
现代企业的所有者——股东一般不参与经营管理。由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任命总经理委以代理人的重任。股东希望得到更多的利润,更高的投资收益率,本是天经地义的。同时,工人也想得到更多的工资,使用更好的机器设备,有更舒服的工作环境,也无可厚非。此外,顾客、供应商、政府、社会对企业都各有要求。总经理的任务是在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情况下,率领企业在市场上成功地竞争。
这里必须指出,总经理和领袖不是一回事。领袖不必是总经理,总经理未必是领袖。任何职位上的人都可以发挥领导作用,但只有成功的总经理才同时是领袖。领袖最基本的特点是富于远见,敢想敢力;他有远大的理想,充满信心,他能用这种理想激励别人,使别人跟自己走。领袖不是把自己的理想强加于人,他的魅力在于能用理想打动一大群人,使他们产生跟自己一样的信心,热情和干劲,从而参加到实现这一理想的努力中去。
在这门课上,我们讨论了几位大名鼎鼎的总经理的成功之道,其中,以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公司的哈罗德·杰尼给我印象最深。
哈罗德·杰尼是美国企业管理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在美国企业界领袖的群星中,他是一颗当之无愧的超级明星。从一九五九年起,杰尼任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公司(ITT)总裁达二十年,在杰尼接管ITT 的时候,公司的业务大部在美国以外。在欧洲,公司的投资比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