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倒也经常去帮罗爷爷的忙。
斗蟋蟀也算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活动了,只不过随着发展成了某些人用来赌博的道具;罗老头那是纯粹出于爱好,赌他是不沾的,可就这小小之虫里也有很多的学问,要听罗老头说起来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他的儿女不会听他唠叨,聂宇就成了他最佳的听众。
之所以肯听罗老头唠叨一来是聂宇有敬老之心,二来那杂学之中也有虫之一项,有了总纲的帮助聂宇对于蟋蟀的了解早就不在罗爷爷之下了;观察一只蟋蟀是否能斗是要从多方面下手的,辨形、辨色,还要加上后天的调养以及出色的芡功,正所谓五分种、三分养、两份芡,缺一不可;这可都是有典籍传世的!正如宋徽宗治理国家无能可一手瘦金体却冠绝天下一样,南宋奸相贾似道便是其中翘楚,并有专注《促织经》传世,被后世弄虫之人视为经典。
同时这养蟋蟀还是一门力气活,玩过的人都知道,到了季节,谁家没个百十个虫罐,还要经常清洗,每天光是搬动就要花费很长时间,且清晨还要早起喂食、配种,不一而足;对于罗爷爷这样的一个老年人来说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健身之道。
今天罗爷爷专门上城里的花鸟鱼虫市场看虫,并特地带上了聂宇,这个小家伙机灵,什么都是一教就会;那个花鸟鱼虫市场在城里以孔庙的位置,当年的十里秦淮,烟花之地那可是名声在外;每天都是游人不断,是古城里最负盛名的景观之一,也是像罗老这样喜欢花鸟鱼虫之人聚集的地方,当然也少不了一些造假之徒。
从聂宇的家骑车到达市场要45分钟左右,罗爷爷显然是有熟悉的人家,到了市场之后也是轻车熟路的来到了一户人家,这是一座占地颇大的城南古宅,在聂宇的印象当中后来这些还成了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他们到时天井之中已经有了不少人在看虫了。
“老罗,你今天来得巧,昨天刚从七宝来了一批好虫,你先去看看,等会我还有个好物件让你开眼!”老板与罗老头很是熟悉,见他到来便热情的招呼着,聂宇只不过是个七八岁的孩子,没人在意。
“七宝的?那好,我马上就去看!”这七宝是一个著名的出优良蟋蟀的地方,到了季节几乎家家以此为生,那里出产的蟋蟀个大厚实还极为善斗,是这些老玩家的首选。
“老罗早啊,把孙子也带出来啦?”
“罗老,帮忙给我掌个眼,这条虫好像射弓红!”看来罗爷爷在这个地方的威望还挺高,很多人跟他打着招呼。
“你小子什么眼力劲?这明明是条黄虫,射弓红能论的上你吗?”罗老的话语引来了周围一阵哄笑之声,那问话的人显然是入道不久,否则这么粗浅的问题不会问出口。
罗老不再多说,也专心挑选起自己需要的虫来,玩了这么多年,他的眼光即快且准,不一会就挑选了四五条自己满意的;他在看得同时聂宇也在看,结果证明了他和罗老的眼光基本一致,不过这些虫也只能勉强是中上之选,恐怕连一条将虫都出不了。
“老张,这次的质量也太低了,就这几条还勉强能看得上,多少钱啊?”罗老的声音放得很低,显然不想影响老板的生意。
“呵呵,那是您老眼界高,您是老主顾了,就60吧!”老张笑道,60块钱在那个年代就不少了,几乎是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过罗老似乎收入也不低,很爽快的便付了钱。
“罗老,虫先让人给您照应着,您跟我进屋,有好物件!”张老板压低了声音,并不想让周围的人听见。
“好,就跟你去看看,没好东西有你小子好看!”
“放心吧!”老板说着就把罗老和聂宇带进了内院屋里,里面还坐着几个西装革履之人,看上去挺有钱的模样。
“各位,这是罗老,在我们古城玩虫的里可算是老前辈了,他来我们就可以开始了,罗老,这是几个我生意场上的朋友!”张老板为双方做着介绍,大家也互相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等大家做好,张老板进屋拿出了一个木盒,这个木盒聂宇一看就知道是材质不错的紫檀木,做功也很精巧,不知这样一个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他也不禁有些好奇。
“各位,这可是我压箱底的玩艺,宣德盆!”张老板笑道。
此话一出,在座的都是有些动容,宣德是明宣宗的年号,那时促织之风极盛,官窑也有虫罐,便以年号为名,称为“宣德盆”,做功精美,用来养虫更是上上之选,这东西本就少见,动乱的时候又被打烂了很多,现在的数量已经极为稀少,玩虫的人要有一盆在手那都是作为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