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妈了。一个人成功与否不取决于自己的容貌。
说句担心的话。我一直为那位女翻译担心,那么长的话能翻译出来真是不易,我连汉语都记不住,人家都翻译成英文了。更为要命的是,李外长的山东话,我有一些很难听懂。人家翻译一字不落地都译出来了。看来真是术业有专攻啊!所以说,普通话说不好也不要紧,外长的普通话可能不如他的英文吧。尽量要说好,说不好也无所谓了,关键要看你的综合素质。
过去看外交人员,都奉为神明。现在看来,外长只是一个职业,外长也是人,也是凡人。能干出为国家、民族、人民有意义的事情来,凡人也就不平凡了。 (2007…03…06 17:15:05) 。 想看书来
厅局级享受
前些日子,南京某烟草企业打出“厅局级享受”香烟广告,价格几十元一包。近日,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某酒厂在报纸上打出了“行政事业专用酒”的广告,广告中的酒名叫做“行政事业专用酒”,全国统一价198元。从这两则广告可以看出,行政事业单位公款吃喝消费现象普遍,档次很高。
据报载,1978年至2003年25年间,我国的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其增速之快,世界少有。另据10月31日新华网报道,今年8月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引用的有关数字为:2004年全国公款吃喝3700亿元。一些地方公布的具体数据对此大体加以推算,如湖北襄樊市财政局、老河口市财政局课题组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2000年老河口市行政事业单位招待费达到1980万元,占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18%。3700亿是个什么概念?有关人士曾经撰文指出:2004年全国有640万公务员,如果把3700亿的公款吃喝平均到每个公务员身上,就是万元!而如果按照《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2006)》透露的我国处在国际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为亿计算,3700亿的公款吃喝足以使亿贫困人口脱贫!
可见,公款吃喝消费虽然没有贪污、受贿,只是多吃点、多喝点、多玩点,实际上也是一种*,这不仅吃坏了党风,喝坏了公务员形象,背离了人民愿望,同时还孕育了“行政事业专用酒”的市场怪胎!假如没有公款吃喝的邪风陋习,企业会以“厅局级”和“行政事业专用”作为标榜或标签吗?答案不言而喻。
为减少*,遏制超标准接待之风蔓延,特向呼和浩特市有关领导建议,指定行政事业专用烟酒。具体意见如下:
一、尽量少安排接待,能不接待则不接待。
二、接待原则上不上香烟,个别抽烟者可自带。
三、中午接待原则上不上酒,晚上接待原则上白酒每人不超过一瓶,啤酒每人不超过五瓶。
四、接待用烟。一般情况下,接待用烟为呼市产“青城”牌或“大青山”香烟(大概每包不超过3元,批发更便宜);有区外客人,经有关市委领导批准,可安排上硬盒蓯蓉(11元一包,批发10.5元)。这样安排一是省钱,节约了接待费用;二是密切了干群关系,避免了干部的特殊化,因为普通市民抽的就是这些烟;三是抽地产烟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呼和浩特GDP;四是展示了呼和浩特(青城)形象,宣传了内蒙古名山大青山、内蒙古特产蓯蓉。
五、接待用酒。一般情况下,接待用酒为“呼市白酒”(大约六、七元一瓶)、呼市啤酒厂生产的塞北星啤酒(不超过二元一瓶);有区外客人,经有关市委领导批准,可安排上呼市白酒1950(大约二三十元)、呼市啤酒厂生产的曼斯特啤酒(三四元一瓶)。理由同第四条。
六、公仆们的胃也是胃,百姓的胃也不是铁打的;公仆们的肺是肺,百姓的肺也是肺。百姓能抽的烟、能喝的酒,公仆们屈尊也应该能够享受。建议我们的领导干部发扬长征精神,艰苦奋斗,与百姓同甘苦。尽管,百姓花自己的钱,领导花政府的钱。
据此,自治区推广呼市的作法,呼伦贝尔市的指定行政事业单位用酒为海拉尔白酒和啤酒,通辽市为开鲁老白干,锡盟为草原白,鄂尔多斯用鄂尔多斯酒,兴安盟喝归流河,巴盟人喝河套(三星以下),乌盟人喝养身道酒,等等。
上面这样的话,只能是玩笑而已。事实上,公仆的胃早已不是胃,起码不是人的胃,因为正常人的胃,不可能装得下整瓶的茅台和五粮液;公仆们的肺早已不是肺,因为健康人的肺抽不进几十元一包的软中华、上百元一包的冬春夏草。 (2006…11…13 13:0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