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页)
且这些军舰大部分时候都不会出现在近海,所以造成了倭国人以为清朝海军其实很弱的假象。
而这个假象,正好是永璇需要的。
德川幕府在思考了许久之后,终于颁布了一项命令:即日起,倭国关闭所有通商口岸,禁止任何大清国的船队在日本本土靠岸。
这条命令在长崎以及鹿儿岛执行还算温和,这两地的大名与清朝商队关系交好,只是很抱歉地将商队请走。但是作为日本国第一个开放的口岸,横滨就没那么幸运了。
倭国人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短视且不顾后果。德川家重并不像彻底与大清国撕破脸,所以下达的命令只是驱逐,但是德川家治却在横滨执行的是抢掠。大清皇家航海贸易局以及其他商行在横滨都有常驻办事处,这些办事处里堆放了都是让倭国人垂涎三尺的丝绸、瓷器、茶叶,以及金银。德川家治决定将这些财富据为己有,于是驱逐令就变成了灭口令。
横滨作为清国人在日本的主要定居点,永璇也尽力安排的雇佣兵保护这里的安全。但是由于“武器禁运令”的限制,这里雇佣兵的无力并不占据太大优势。而且在倭国的要求下,雇佣兵的数量也是被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基本上是用于保护大清皇家航海贸易局驻横滨办事处。
是夜,一万余名幕府士兵突袭横滨港,清朝商队猝不及防。在雇佣兵的拼死保护下,终于逃出不少人上了大船。但由于夜深雾重,再加上港口出海口狭小,不少船只在仓促之间互相碰撞,又沉没了不少商船。事后统计,整个清朝商队损失大船三艘,中小船只十余艘,商队伤亡人数高达两千余人。逃出生天的船队迅速向济州岛撤退,这里驻扎这大清朝唯一一支海外驻兵,也就是皓祥率领的东瀛远征军。
济州岛乃是清朝商队进行日本贸易的重要中转口岸,这里虽然名义上是朝鲜国土,但实际上已经成了清朝的一块实际控制下的海外飞地。在清朝的政治体制里,这块飞地的主人是海关司,主管此处民政的为海关司济州岛衙门通判——多隆。
“此话当真?”多隆对于小小的倭国居然突袭清朝商队还是感到异常震惊。
“下官不敢虚报,如今皓祥统领已经率领船队去接应从倭国撤离的横滨商队,并试图联系鹿儿岛、长崎两地的商队。”
多隆没有再纠缠,而是看着手下呈上来的损失报告。随后多隆冷冷地道:“既如此,本官即刻上奏朝廷,请求朝廷发兵剿灭这不臣之国。”
几日后,乾隆跟永璇都接到了济州岛的奏章。永璇将多隆的迷信烧掉后,对着金镛道:“先生,我们的时机到了。”
金镛也很兴奋,这个对倭国的战略部署是二人计划多时的。当时两人的想法是,倭国打下来可以作为清朝对外的屏障,而且若是乾隆对永璇又不满或猜忌的话,倭国也是永璇日后避难的去处。所以说,倭国对永璇来说,是志在必得。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备战。朝堂斗。战争债券。
“横滨事变”事发半个月后,京城里收到了消息。四九城里的老少爷们都愤怒了,丫的,你一小小倭国,我不嫌弃你,跟你做生意,养活你家老小,你居然将爷的全部家当一锅端了!这也亏得永璇,在东洋商线稳定之后,便陆续想普通商行开放经营权。对于永璇来说,皇家航海商贸局的主要收入是西洋航线,东洋航线基本上就是去应景,大部分的东洋航线被京城里权臣归戚给把持了。这横滨事变最大的损失不是朝廷,而是这些宗亲大臣们。
由于在海关司的宣传下,东洋贸易的巨大利润已经让京城百姓疯了。就算自己开不起商行经营海外航线,也要借贷或集资弄,一时间京城的信贷业和股份制都有了成熟的趋势。这倒是出乎永璇的意料,但是伴随这次事变,不少京城的百姓家可能就要破产了。于是朝堂上下都是要求“出兵”。
“臣有本启奏。”礼部尚书纪晓岚出列道,“倭国者,化外之民也。不思教化,不念上恩,居然妄图对我朝用武。虽兵为国之大凶,但此时臣不得不叩请圣上发兵海外,扬我天威!”
永璇嘴角一抽搐,这纪晓岚是乾隆最近新提上去的礼部尚书,相对于以往礼部尚书的刻板,这纪晓岚倒是有趣了许多,也难怪乾隆会喜欢他。不过永璇对一个礼部尚书居然主动请兵还是觉得有些意外,不过想到这纪晓岚乃是乾隆宠臣,莫非是乾隆授意的?
果不其然,纪晓岚抛出“砖”来,立马就有了一堆玉出来了。朝臣们,有因为横滨事变损失惨重而痛恨倭国;有因为想借着出兵倭国捞些军功。须知大清朝的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