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它或敬或畏,或爱或恨。
它不称霸,却已是无名的霸主。
这个诸候国就是郑国!
是什么让郑国这个小国有着如此神奇的力量!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它拥有三个非常杰出的领袖:郑恒公姬伯友、郑武公姬掘突、郑庄公姬寤生
下面让我们用掌声热烈欢迎这郑氏三剑客闪亮登场:
2、白手起家
姬伯友身不逢时,
他是西周王朝第十代掌门周厉王的少子,十一任掌门周宣王的弟弟,第十二任掌门人周幽王的叔叔!
王爷!按道理身份是非常显赫!
可看前章的读者们都知道,那时候,周天子在诸候眼中都不是多大的一匹酸菜!何况天子的弟弟夫!
对当兄弟的总得封点地!天子哥哥的面子才算过得去!
可是大周王朝的土地在老祖宗那代就分得差不多了,那里还有什么土地!
周宣王费了很大的劲才从牙缝里抠出一块地,封给伯友,把那块地封为“郑”(今陕西华县某乡某村)。
那块地就是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伯友同志也就每年去收收租打打猎!不时带点新鲜的农产品给稿京的朋友们!
地盘太小成不了独霸一方的诸候,郑伯友的路就只有一条:在稿京当个没出息的全职公务员!
前面提到,当时在稿京当全职公务员的大都是报着混日子的心态,反正是因为没什么前途才来给败光了家底的周东家打工,工资福利也不高 ,勉强够养家糊口罢了!拿多少钱出多少力,上班也大都是喝喝茶聊聊天!机关作风极为散漫!
姬伯友是例外,他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对手头的事情办得非常的认真,一丝不苟。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深入基层,了解老百姓疾苦,及时的下情上传。
姬伯友同志还非常的重视考察前商遗民(商人)的生活情况,要知道这在当时是非常的不容易,前商遗民在稿京生活在最低层,从事的大多是当时视为最下贱的职业做小买卖!上层贵族们都以与商人交往为耻!但姬伯友不理会别人的非议,经常去慰问他们,为他们解决各种困难!渐渐在商人中间建立了极高的威望……在为他在日后建立新郑王国的路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各种外事活动中他接待诸候们也有礼有节,尽心尽职!
一开始的时候同僚们都视他为异己,神经病!没事找事!
但慢慢的,排斥转变为了敬佩和尊重!
从百姓到官员到诸候,对他都是一片赞叹!
姬伯友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提高了声望!
随着声望的提高姬伯友的公务员级别越升越高,到了周幽王十年的时候,已经做到了司徒,西周王朝的三公之一,分管民政部和国土资源部。
在别人看来他已经功成名就了,别无所求了!虽然不是独霸一方的诸候,但是也名满天下,世人敬仰!
但姬伯友是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人,他并不甘心于所取得的成绩!他明白西周王朝这破旧的大船已经载不动他的理想!
下一步怎么走?路在何方?
姬伯友陷入没有方向的迷茫!
直到一个晚上!他和好友太史伯的那次淡话!
那个晚上蛟月当空,姬伯友与好友太史伯泛舟湖心,促膝夜淡,酒至半酣!互诉心事与苦闷!
姬伯友向太史伯说了掏心窝子的话:“太史伯啊,你看我们东家衰败已经成为必然!而我正值英年,还是想有所作为,不愿在一颗树上吊死了。
我想离开稿京到其它地方自己搞片根据地!你看怎么样?“。
太史伯吃了一惊,但也很感动,这样的心事太伯友都给他讲,是信得过他太史伯啊!是当他为知己!
“那你打算去那里?”。太史伯问
“ 你看秦国那边怎么样?秦国与西戎之间有很多无人管辖的地盘”。郑伯友答。
“那边不行,那边民风粗蛮,不易教化!一方面秦国近年发展很快,早晚在西面称霸,另一方面西戎人又经常来抢劫,去那边没有好日子过!!”。太史伯一口否决
“那楚国南方那边怎么样!”。郑伯友又问
“不行,楚国已经是南方的大国!近年来又不断扩张,很多小国家都被他吞并了,你去了,还没站稳脚就被他给吞并了!”。
“那你说去什么地方最合适!”郑伯友不耻下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