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页)
不说破,“你长途跋涉回来,早些去休息。”
安芝点点头,大姐大半年没回来,肯定是有话:“我明日再来找您。”
安芝喊了声团子,小家伙麻利的跟上了她,小屁股一扭一扭的出去了,林夫人望着她背影,脸上笑意转了些担忧,侧身对丈夫道:“这事儿怕是玄的很。”
林向升倒是乐观的很:“玄不玄都不定呢,她自己心中有主意。”护得住才是好的。
第61章 傅氏
小年过后; 外出归来的人越来越多; 新年的气氛也越加浓烈,街头巷尾的炮仗声接连不断; 书院和私塾都下了学; 孩子们不惧冷; 马车经过时; 四处能看到他们玩闹的身影。
小年过后到除夕; 是各家铺子最忙的时刻之一; 也是商行内忙碌的时间段; 拿货的补货的; 天没亮开门; 一直要掌灯到天黑; 安芝回来之后也只休息了半日就去了八公路新开的梳斋,之前在徐家庄没有添足的桃木料; 之后又进了一批,这几日前来买珠串去寺庙祈福的不少; 安芝便又让几位师傅打了些平安牌; 提前送到庙里去; 等到年三十过后; 初三四开始拿出来卖。
刘娘还在月子里; 梳斋的事交给了几个月前新招的掌柜; 又多添了两个人手才忙的过来。
安芝在梳斋呆了会儿后; 走出八公路; 天又开始下了小雪; 绕进了八公路上最大的医馆,想为刘娘买些补药。
等了一会儿后都不见大夫出来替她配药,安芝叫住了旁边的伙计:“大夫呢?”她进来有一会儿了,也没见别的客人。
“潘大夫和张大夫都还在忙,这位小姐,您可是哪里不舒服?”伙计朝内屋那儿看了眼,赔笑,“要不您到这儿来坐会儿。”
“既然两位大夫没空就算了。”安芝起身,打算去西市那边的医馆配药,才起身,内屋那儿的幕子拉开了,走出来一个贵夫人,穿金戴银的十分耀眼,身后跟着的两个丫鬟手中已经抱了好几个匣子,瞧着也不轻。
“潘大夫啊,要是再有上好的参进来,你也给我留着,派人送到薛府就行,不会亏了你。”薛三夫人捏着帕子,对医馆内这些药味有些不喜,快走到了门口时才又道,“还有啊,那些个当归啊,黄芪啊都要最好的,钱不是问题。”
“是是,三夫人放心,我们配好就给您府上送过去。”
薛三夫人点点头,正要迈出去,看到了门附近的安芝,脸上的笑意顿了顿:“这不是林家二小姐么。”
安芝微点了点头,她与这位薛三夫人也就两面之缘,难得她竟记得自己。
“我说怎么这么眼熟,你身体不舒服呢?”
“来配些药送人。”
薛三夫人笑了:“原来与我一样啊,想来都是逢了喜事儿了。”说完顿了顿,她也不继续往下,示意丫鬟把那几个锦盒的东西送上马车,与安芝道了别,由人搀扶上了马车。
安芝站在门口瞧着,盖了新篷的马车上吊着的那几条络子晃动的厉害,就如坐在里面的主人一样,无处不彰显了两个字:有钱。
“林小姐,真是抱歉,叫你久等了。”潘大夫迎了安芝进屋,“实在是因为薛夫人要的急,只能让张大夫一块儿帮忙。”
安芝笑了笑:“薛家逢了喜事,薛夫人高兴也是应当。”
“一早就传开了,薛家二少夫人有喜了。”潘大夫说起来时倒是没有多高兴,医馆内的药材也都是外边进的,薛家不来人也就罢了,薛夫人这一来,这些药就留不住,可开医馆的哪有做一家生意,他们还是以给人看病为主。
安芝微怔,前几日才见过薛家二少爷夫妇:“那的确是大喜事。”算起来他们成亲也有一年多了,早前在寒山寺遇到他们就是为了求子。
“也不大好。”潘大夫摇了摇头,话说的很轻,后面的声音安芝没有听仔细,抬起头看他,潘大夫已是寻常时候的神情,笑着问她,“林小姐要配什么药?”
“您这儿可还有阿胶膏?”
“有,有。”潘大夫听到她说要阿胶膏,松了一口气,“我这就叫人拿给你。”
“有劳了。”
等了片刻后,潘大夫叫人取来了阿胶,安芝又让潘大夫配了个驱湿气的茶药方子,从医馆走出来时,雪大了不少。
“小姐您看那儿。”下台阶后宝珠指着不远处,不知哪里来的杂耍团在那儿表演,周遭围看的百姓也捧场的很,远远的能看到喷火表演,宝珠寻常没见过这些,有些惊奇。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