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页)
成了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杨志远心里的焦虑也就可想而知。可作为主帅,杨志远知道不能把自己的焦虑表露出来,不然自己一乱,下面更会不知所措,自乱阵脚。
杨志远镇定自若,说:“自有,你现在就和杨广唯到市里、省里的货物集散市场去,看能不能和那些适合运送山泉水的个体车辆签订一个季度运输承包合同,在这个夏季里,我们杨家坳负责货源并且按市场价结算运费,如果轮空,我们照样支付费用,但前提是,所有的车辆每天都得在杨家坳待命,由杨家坳统一调度。”
杨自有喜形于色,连连道:“这个法子好,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个体司机谁不愿意找个稳定的活,我看这事情好办。这样一来省内的运输问题就好解决了,只是杨呼庆那边的事情该咋办?”
杨志远说:“我再想想办法,如果实在不行,就用汽车运,成本高点就高点,务必保证货物在十五天内准时到达贵阳。”
杨自有点头,说:“走一步算一步,我看也只能先这么着了。”
二人正说着,姜慧就走了进来,杨自有没见过姜慧,自然不知他是马副省长的夫人,他还以为是哪里来的茶商,他很是热情地问:“您找谁?”
姜慧咯咯一笑,一指杨志远,说:“我就找他。”
杨志远心里想着事情,没怎么留意门口的动静,此时一听竟然是姜慧的声音,他赶忙站起身来,说:“姜姐,你怎么来了?”
姜慧笑意盈盈地说:“今天到新营来办点事,知道你在杨家坳,顺便来看看你。”
杨自有一看姜慧和杨志远彼此熟路,就笑,说:“志远,你们慢慢聊。我这就和广唯到市里跑一趟,先把运输车辆的事情拿下来,至于发往外省的火车皮,你还得想想办法,毕竟用汽车运,不是长久之计。”
姜慧很热情,等杨自有一离开,姜慧就笑着说:“志远兄弟是不是遇上什么为难的事情,你说说看,也许你姜姐可以帮上一些忙。”
杨志远知道自己这事情,姜慧还真可以帮得上忙。马少强是本省主管交通的副省长,尽管铁路部门人事任命权和财务管理权都不归地方政府管辖,但在业务上和本省肯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站长可以不在意他杨志远,也可以不在意向晚成,但他不可能不在意马少强,作为主管交通的副省长,马少强尽管不能在铁路方面人事任命上横加干涉,但建议权他还是有的,真要讨马少强不高兴,他如果执意孤行,向上面建议撤换个把地方车站的站长,那还是有这个能力的。可杨志远到现在都没弄清楚姜慧想在自己身上谋求什么,他对姜慧也就心存戒心,铁路运输方面的事情,他可以无所顾忌地找向晚成帮忙,但他却不想麻烦姜慧,他笑,说:“姜姐,没事,这等小事还用不着你出面。”
姜慧是何等聪明之人,她一进来,就知道杨志远他们在商量何事。既然杨志远不愿意说,姜慧也就不问,但她心里知道该怎么去做。姜慧转过话题,说:“志远兄弟,你真是不够意思,你在杨家坳闹出了这么大个动静,我竟然是看了报纸才知道。你我上次在省城相遇,你竟然只字未提回杨家坳经办公司一事,我还一直以为你在北京的部委工作呢。”
杨志远玩笑,说:“难得姜姐如此挂念,我回杨家坳也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那好意思跟你说起。”
姜慧知道杨志远说的是玩笑话,堂堂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即便是没有陈明达这层关系,要想混口饭吃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杨志远到哪不成,根本用不着回到杨家坳这么一个山村角落。姜慧和杨志远交往不多,但她长年在场面上走,善于察言观色,她知道杨志远是个有能力和抱负的人,办事牢靠有章法,口风又紧,这样的年轻人,加上有陈明达这样深厚的背景,稍加历练,他日之成就肯定不可小视。
姜慧这次是特意到杨家坳来的,各类媒体对杨志远详尽的报道,早就引起了姜慧注意,姜慧一直以为杨志远在北京,没想到杨志远会回到杨家坳折腾了个什么农业发展公司,看报道,杨志远经营的还很是不错,这让姜慧对杨志远这人更加产生了兴趣。这次马少强到市里检查工作,姜慧就找借口,随马少强一同到了市里,然后抽空让人带着跑到了杨家坳。姜慧一进村,看到杨家坳这个昔日的穷山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更让姜慧坚定了自己的看法,杨志远这个人不简单,他日必有成就,值得自己投入。姜慧苦心积虑地想要和杨志远走近,除了陈明达这方面的原因,她还有另外的考虑,她知道马少强这人强势,尽管她没少在马少强耳边吹枕边风,但个性使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