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3/4 页)
汪精卫点了点头说:“倒也是的。如此说来,我要谢谢他才是。”
转脸对陈璧君说:“璧君,你说呢?”
陈璧君说:“谢谢他也是应该的。”
杨度忙说:“袁世凯正要见你,你去当面向他道谢吧!”
“好,那你给我引见引见。”汪精卫快活地说。
“明天晚上我来接你。”说罢,杨度起身告辞。
第二天晚上,北洋公署袁府大门口悬挂起八盏大红宫灯,门前又移来四五十盆花木:应时的秋菊开得茂茂盛盛,经霜的石榴红红艳艳,牛眼大的金橘黄黄澄澄,四季常青的松柏苍苍翠翠。大公子袁克定,二公子袁克文,三公子袁克良率领一班子幕僚清客,齐刷刷地站在门外恭候。
马车夫摇起轻脆的铃声,胶皮大轮平稳地在门前停住。袁克定穿着簇新的长袍马褂来到车门边,微微弯腰,高声说:“请汪先生下车!”
汪精卫没有料到袁府的欢迎场面如此隆重,正不知对站在车旁的这个人如何称呼时,杨度忙介绍:“这就是袁大公子芸台先生。”
又指着克定身后的两个人说:“他们是二公子寒云先生、三公子规厂先生。”
见袁府三位公子迎候在旁,汪精卫颇为感动。他双手抱拳,边下车边说:“不敢当,不敢当!”
袁克定扶着汪精卫的手说:“家父极为钦佩汪先生,愚兄弟更是对汪先生崇敬不已。今日汪先生光临寒舍,乃我袁家的光荣。”
袁克定的话说得如此诚恳,令汪精卫心中暗自惊讶。这些天来他的双耳灌满了称颂之辞。革命同志的颂扬自在预料之中,普通百姓的赞扬也可以理解,袁府是什么人家?袁大公子是什么人物?居然也说出这样的话来,实在大出意外。
一起走到门边,正要跨进大门,只听见一声高喊:“汪先生到!”
喊声刚落,从门里左侧便房中走出一个人来。但见此人头大腿短,膀阔腰圆,脸上红光满面,双眼精光明亮,上下罩一身烟灰色长袍,粗粗一看,简直如同大钟寺里那座浑圆的古钟。
汪精卫正观望着,克定轻轻地说:“那就是家父,他从不到大门口迎接客人,今日为汪先生破例。”
汪精卫一听忙趋前一步,叫了声:“袁大人!”
袁世凯伸出双手,握着汪精卫的手,两眼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
汪精卫今夜着一身浅灰色条纹西服,系一根红底起花软绸领带,脚蹬白色雪亮皮鞋。俊雅的仪表,配上这一身崭新的洋装,在一大群暗色古朴的马褂长袍面前,真像仙鹤来到群鸡之中。
袁世凯发自内心地叹道:“久闻汪先生有潘安、何晏之美,老夫总有怀疑,勇烈如先生者,怎会是那样的容貌?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在先生面前,小儿辈皆成寒鸦了。”
汪精卫连说:“袁大人过奖,过奖!”
袁世凯以这般隆重的礼仪迎接汪精卫,这是杨度所没有想到的。一个刚从牢房里放出来的谋刺摄政王的政治要犯,见上一面,对袁世凯这样身份的人来说已经是出格了。如此重礼相待,也不怕官场说闲话?这样敬重汪精卫,是真心,还是为了笼络利用?猛地,杨度想到汪精卫要杀的是载沣,载沣不是他的死对头吗?他要借礼遇汪来发泄对载沣的仇恨。是的,一定是这样!
众人一起走进袁府餐厅。这里,新安装的电灯正放出雪亮的光芒,大圆桌上早已摆满了山珍海味、玉箸银杯。袁世凯对汪精卫说:“今夜此宴特为汪先生而设,请上坐!”
若是换了别人,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子,无官无爵,谁敢领这个情?可是汪精卫毕竟是革命党人,又自视甚高,推辞几下后便大大方方地落座在上席。待袁世凯坐下后,袁氏兄弟、杨度等也依次坐下。
汪精卫说:“这些日子里,袁大人对我照顾备至,非常感激。这次来府上,是专门为道谢的,没想到大人这般客气,我愧不敢当。”
袁世凯说:“汪先生人品气节,老夫甚是尊敬,小小一点意思,不足以言谢。来,喝酒吧!”
袁世凯举起酒杯,大家都抿了一口。放下酒杯,袁世凯又命克定给汪精卫夹菜。席上,袁世凯绝口不提“革命党”三字,也不说南方的战事,一个劲地和汪谈家事,谈读书,又问汪有妻室没有。汪将陈璧君介绍给袁氏父子。袁世凯听后连连说:“难得难得,好一个奇侠女子。”又说,“我有十多个女儿,没有一个像样的,以后得便,还得请陈女士光临敝舍,让我的女儿们见见她,也让她们开开眼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