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眼睛,或者没有眼睛……
突然,那个东西又出现了!
这一次,李庸看见了它的尾巴。那不像是狐狸的尾巴,更不像老鼠的尾巴,而是有点像马尾,或者说……像女人的头发。
那尾巴(或者说那头发)一转眼就消失在粮囤的背后。
李庸追过去,什么都没有。
它和李庸捉起了迷藏。
这个沉默的更夫有些恼怒了。
他握紧铁扦子,在那些粮囤中间奔跑起来,想找到那个东西,一扦子穿透它的心脏。
他的动作迟缓,跑起来像一只笨鹅。跑着跑着,他踩着了一个雪堆,摔了一个跟头,手电筒飞了出去,灭了。
四周漆黑一片。
他气喘吁吁地爬起来,在地上乱摸了一气,终于没有找到他的“太阳”。
他决定放弃了。
他在黑暗中,一步步朝值班室摸去。
值班室在不远处,很低矮,被粮囤包围着,像一个坟墓。
一路上,他没有受到任何阻挡。
他进了值班室的门,立即伸手在墙壁上找电灯开关。
竟然停电了。
他在门口静静站了一会儿,然后,慢慢朝床上摸去。此时,他最担心的是在床上摸到那个毛烘烘的东西。谢天谢地,床上什么都没有。
他躺下来,仔细听外面的动静。
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窗外蹑手蹑脚地走过。
不是动物,好像是人的脚步声。
从那声音的节奏、轻重和谨慎里,他能感觉到那绝对是被人控制的两只脚。
李庸爬起来,站在窗前听了一会儿。
终于,他聚集全身的胆量,突然大喊了一声:“谁?”
那脚步声一下就没了。
现在,李庸没有勇气再走出去了。
他静静等了一会儿,刚要回到床上,突然听见窗外传来一个声音,不男不女,很怪异:“你出来,给我梳梳头……”
李庸的腿一下就软了。
夜黑得像海底。
夜半歌声
一个月前,李庸在南区打更。
那时北区的更夫叫麻三利。
麻三利过去没有正当职业,一直在街上给人算卦。他表哥是粮库书记,后来他就被弄来打更了。
南区临近热闹的街道,而北区连接郊区的田地。于是,两个人就调换了。
李庸没有一句怨言。
前不久,麻三利支支吾吾地告诉李庸,他在北区值班室打更时,半夜曾经听见窗外有人唱歌。
“唱什么歌?”李庸惊骇地问。
麻三利说,是一首解放前的老歌:“哎呀我的天呀呀,破鞋露脚尖。没人帮我补呀呀,想娶花媳妇。来了老媒娘呀呀,媒娘坏心肠。成心把我害呀呀,媳妇尿裤裆……”
那歌声忽远忽近,似乎穿越了时空,一会儿飘回半个世纪以前,一会儿又飘到半个世纪以后,十分�人。
李庸说:“你不是会算卦吗?掐算一下不就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吗?”
麻三利说:“唉,我那是糊弄人的把戏。”
后来,麻三利还向表哥汇报了这件事,被骂了一顿。
书记说:“瞎胡闹!那一定是有人装神弄鬼,想偷粮。夜里要经常出去转一转!”
有一天,麻三利上班的时候,悄悄带来了一个阴阳先生。
他请那个阴阳先生给驱驱邪气。
阴阳先生一走进北区值班室就说:“这房子进来了一个冤鬼。”
麻三利问:“什么来头?”
阴阳先生走着梅花步,在房子里转了一圈又一圈,很负责地说:“我此时只能看出他是一个死在枪弹下的冤鬼,其它还看不出来。”
他转了很长时间才停下来,闭目掐算了一阵子,对麻三利说:“找到答案了。”
“怎么回事?”
他告诉麻三利,这里过去是一座老房子,房主是一个老太太,当年她的男人被抓去当兵,结果死在了战场上。
这个女人一直守寡,守了四十年。
前些年,在一个夕阳红的时辰,这个老女人终于跟一个说书的老男人走了,他们渡过甲零河,到濒县搭伴过日子去了。
她嫁走后不久,这一片地皮被公家买下来,建了粮库。老房子被夷为平地,建起了粮库值班室……
阴阳先生说:“这缕阴魂早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