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架车子,虽然不是特别的结实,运十四口袋麦子,还是不成问题。
幸好王浩东多年坚持锻炼,体力强悍,一个人搬动十四袋小麦,粗气也不喘,汗也没流一滴,看的张淑芳暗暗咂舌,觉得他是真男人。
一切准备完毕,王浩东擦了擦手,和张淑芳一起离开家里,推着车子去了镇子。
五月份的早上,天气很是凉爽。
路边的麦子,已经变得微微发黄了,扑面而来的就有一种麦香,还有一段时间,便可以收麦子,这些金黄色的麦浪,代表着的是收获的季节。
“你们这里的麦子,都是怎么收割?联合收割机吗?”
张淑芳说:“这边的路不是很好,有时候收割机会过来,大家都用收割机,有的时候不过来,就只能用人力了。”
“收割机方便啊,一亩地十几分钟搞定了,要是不用收割机,那才是费事呢。”
“我们这边穷,就穷在这条路上,哎,不知道上级什么时候能把路给修好。”
王浩东摇头晃脑的说:“要想富,先修路,这条路的确是该修了。”
坑坑洼洼的山路,实在是难行,走路都费劲,何况拉着十多袋麦子了,若不是王浩东帮忙,张淑芳要到中午才能到镇上,现在有了王浩东这个壮汉子帮忙,只是两个小时就到了镇上。
张淑芳累的气喘吁吁,累得够呛,浑身满是汗水,王浩东则是小小的出了点汗水,看她的那个样子,便去商店里拿了两瓶饮料,递给她一瓶,她也没有矫情,当即就拧开盖子,咕嘟咕嘟的喝了起来。
镇集是阴历单号逢集,昨天单号逢集了,今天是双号就不逢集,所以街上的人很少,逢集时候摆出的摊位,也都不见了。
两人稍稍休息了一会,便推着车子,到收购粮食的地方,把麦子给卖掉了,一斤是一元一角,共有一千四百二十五斤,买家给了一千五百七十元。
收了钱之后,张淑芳反复的查了三遍,确定数额没问题,抽出五张百元钞票,递到了王浩东的手里。
“什么意思?”王浩东愕然的问道。
张淑芳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说道:“先前刘二柱的钱,是你帮我垫上的,我得还你。”
“我不是说了,算作伙食费吗?”
“你先前已经给了伙食费,我暂且不能再要了。”一码归一码,在张淑芳看来,就算是家里穷困,品行不能丢,既然是借的钱那就要还上。
王浩东说不要,可她坚持要给,没有办法也只好收着,心里却在想着她的坚持,起码人的品性是很不错的,人也长得漂亮,做事认真,能吃苦,谁要是娶了她,绝对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王浩东问道:“你还要买东西吗?”
“买点卤菜吧,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累坏了,我得买点好吃的犒赏你。”张淑芳笑着说完,让王浩东在这里等一会,她大步的往东走。
过了几分钟,张淑芳买来了卤菜,对王浩东道:“我想去找一下王欣,要一起去吗?”
王欣和她是高中同学,也是王鹏的表妹,王浩东和王鹏是好兄弟,算起来不是外人,便点头答应了,然而,两人来到王欣的理发店门口,却惊愕的发现,店里关门了。
皱着眉头,王浩东道:“她好像不在家。”
张淑芳说:“估计是有事出去忙活了吧,那我们回去吧。”
“恩,好。”王浩东并不知道王欣的手机号码,倒也没有办法联系,便也只好和张淑芳一起回家里。
推着架车子,两人往西走,几分钟后,王浩东听到摩托车的声音,抬头一看,西边的路上,一个年轻人,骑着摩托车,载着一个老头往东来,那摩托车很破旧,是嘉陵牌的,声音很大,开起来的速度却是很快。
等到稍微近了,王浩东看到两人都熟悉,老头是村长,好像叫刘大海,那个年轻人,还被他打过,是张淑芳生病那天,曾带人到她家门口,找王浩东的麻烦,反而被他暴打一顿。
王浩东问道:“那老头是你们村的村长吧?”
“恩,叫刘大海,很色的一个老头。”张淑芳品评完毕,却想起来,在他面前说色字有些不雅,脸上都红了。
王浩东又问道:“那个骑摩托的小崽子是谁?”
“是他侄子,叫刘乐乐。”
王浩东点了点头,心里在嘀咕,或许,那天这叫刘乐乐的小子,带着两个人来找茬,并不仅仅是那么简单,或许,内里还有一些隐情,比如,是受到某个人的指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