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2/4 页)
在观察石柱,小心翼翼抚摸着的谭通也说了一句相同的话,说完后,刑术问:“你说什么不对劲?”
谭通道:“你先说吧。”
刑术点头,举起那短箭道:“冶铁技术在汉代才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当时却无法普及,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盐铁官营经济政策,全面控制工商业,这才使得技术开始推广,工艺也变得成熟。在那个年代,苗族已经进行了第五次大迁移,也就是最后一次,至此后,苗族的居住点几乎没再有过重大变故,当然,与外界的联系也逐渐频繁起来,虽然冶铁技术也有,但怎么可能达到这个程度?你们仔细看这箭头,这纹路,还有千百年来竟然不生锈,而且明显带油,苗人不可能做得到。”
谭通点头,仔细思考着什么。
刑术又道:“我没有记错的话,2010年的时候,在湘西发现了永顺土司王故都,老司城,当时考古得出的结论确定这个地方建立于明朝,因为里面有很多明朝才有的殿堂和神道,但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和即将要去的地方,肯定年代更为久远,看这种技术,至少也是唐朝时候了,因为只有在唐朝时期湘西一带的苗人被称为武陵蛮,朝廷担心派遣汉人来做官会引起他们不满,所以,设定的刺史官职都是由苗族的酋长之类的人来担当。”
阎刚问:“这么说,你基本上可以确定这里始建于唐朝?”
刑术点头:“在唐朝之前,苗人与中原的接触没那么频繁,不可能得到这些技术。”
“我也同意。”谭通此时变得很严肃,指着那石柱道,“你们想想,这些机关是通过什么运作的?那个年代,没有现代机械,就算是现代机械,就算做到定时保养的前提下,怎么也无法做到千百年不坏。而且动力是什么?哪怕是汽油,也早就挥发了。所以,先前刑术提到唐朝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利用水作为动力,别忘了,唐朝的水利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的。”
谭通这么一说,刑术突然想起来了,问:“阎王,你们昨天在河边钓鱼,那条河距离我们的营地多远?是什么模样?”
“是水潭,不是河。”阎刚回忆道,“但是在潭水的上方,的确有类似河道,但里面的水很少,流量和溪水差不多,也就是这些溪水形成了那个深潭。”
谭通道:“看样子我分析得不错,应该是利用水。”
刑术看着四周,忽然间趴在地上听着,半天才道:“似乎真的有水声,在地下,下面应该有地下河,说不定这整个迷宫都是建造在地下河的地面之上的,利用水作为动力,驱动相关的机关。”
说完,刑术起来,又想起来什么:“好奇怪,最早的天地府,还有绝世楼,加上我们身处的地方,都与水利有关,那些个机关,都是用循环水流作为动力来驱使的。”
“对呀,更重要的是,天地府是渤海国时期的产物,但与契丹国有关,绝世楼下面的坐窟也是契丹时期的,难道这里也与契丹有关系?”阎刚看着四下,“不应该吧,那时候契丹怎么会来这个地方,远隔十万八千里,八竿子都挨不着。”
刑术立在那静静思考着,自言自语道:“渤海国,契丹国,唐朝,耶律倍,后唐……”
许久,刑术忽然抬头道:“阎刚,你还记得吗?我在天地府的时候,曾经从天地镜中的反射画面看到了一件事,上面写的是耶律倍死在天地府了,但后来又描述了耶律倍带着自己的军队离开,耶律倍后来因为争夺皇位失败,逃到了后唐……”
阎刚皱眉:“你是说,这些都与耶律倍,不不,与那个也许替代了耶律倍的铸铁仙有关?”
刑术道:“也许吧,咱们这样,先找地下河,看看能不能挖下去,有个方案,第一,就是通过地下河平安走过这个机关,第二个方案,就是看看能不能断了毁坏这些机关,这样一来,我们在迷宫中行走,至少不用担心被机关害死。”
刑术说完,其他三人立即按照他的指示开始在四下寻找可以挖掘的松土,但刑术的注意力却始终落在萨木川的身上。
……
哈尔滨看守所新监区内,原本偌大的监区被两道铁丝网一分为三,左侧的某牢房内住着的是盛丰,右侧的某牢房内住着璩瞳,中间留下了一个通道,以供狱警巡视使用。
除了睡觉时间之外,其他时间,他们都可以在自己所在的范围内自由行走,也有固定的出外活动晒太阳的时间,但每次出去都与其他监区的人时间错开,而且每次都会有至少两名狱警,四名武警跟随,以防发生任何意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