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2/4 页)
。”
“你艰苦?哼哼,我恐怕比你更艰苦,”朱可夫苦笑一声说道,“现在北线方面的战斗异常吃紧,奥特霍瓦特卡正面激战正酣,我的七十集已经快要顶不住了,刚才加拉宁还来电请求增援,被我顶回去了。”
“也许是时候把草原方面军调上去了,”罗科索夫斯基同梅列茨科夫对视一眼,前者稍一犹豫,然后说道,“既然要同德国人拼这场消耗,那么保留如此庞大的一支预备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我考虑,与其等到德国人突破我们几道防线之后再作打算,还不如趁着目前形势还不算过于糟糕的时候就把他们顶上去,那样对整场战役的作用应该更大一些。”
“你们就是为了这件事情来的?”朱可夫看了看面前的两位将军,随口问道。
罗科索夫斯基与梅列茨科夫纷纷点头,很显然,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是一致的。
“唉,老实说,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明白了两人的意见之后,朱可夫叹口气说道,“不过,若是此时动用了预备队,那么毫无疑问,我们将来即便赢得了这场战役,也不可能获得类似于斯大林格勒战役那样辉煌的战果,更谈不上给德国人的中央集团军群造成摧毁性的打击了。”
说到这里,朱可夫顿了顿,他走到那面地图前,目光停留在红蓝对峙的“潮水”分流图上,沉吟良久才继续说道:“这场战争已经进行了将近三年,在这三年时间里,我们经历了由溃退到防御,由防御到局部反攻的漫长历程。而今,我们无论从后方军事生产、武器提供、后勤运输,还是从兵力补给、兵源储备上,都要比德国人更具有优势,因此我认为,我们全面反攻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再看看德国人,我相信经过这几年的战争,我们都应该清楚了他们作战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在颇具优势的机动战方面,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他们地最佳优势,就在于突发性的进攻。三年时间里,他们在正面战场上所取得的胜利,大都是以这种形势开始的:突然性的进攻,以高素质的摩托化、装甲部队突破我们的防线,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我正面部队实施切割、合围直至彻底歼灭。而一旦这种战术没有起到预期效果,致使他们的攻势同我们的防御战陷入了僵局,并由此产生拉锯式地消耗战时,他们所要面临的就基本都是溃退与失败。楚思南将军在西线指挥地数场战役。无论是北方战役还是斯大林格勒中的数场战役,基本上都是走地由防御到拉锯再到全面反攻的路程。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这些战役中,无论战局走到了多么不利甚至于危险的时候。楚思南将军的手中,始终都会保留相当一部分的预备队。这是为什么?无他,就是为了在最后阶段的反攻中,能够有足够的力量进一步扩大战果。毫无疑问,从目前地情况看,楚思南将军的这一对德战术运用的相当成功,而且基本上成为了克制德军进攻的最有利战术。”
“而从德军一方来看呢。刚刚经历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溃败,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在战术上,抑或是进攻方式上所存在巨大弊病?”伸手在那份地图上拍了拍,朱可夫说道,“毫无疑问,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大家发现没有,在德国人这次所发动地进攻中,他们不仅没有想办法克服自己的弱点。反而显得有些更加紊乱了。作为敌南方集团军群最高指挥官,曼施坦因历来强调进攻中的突然性与快速性,反对在任何一场进攻中,同我军胶着、消耗。可是这一次呢?在我们获悉了他们地准确进攻地点与进攻时间,并预先对其主攻部队发起了猛烈的炮火反准备之后,他所指挥的部队却仍旧没有改变进攻计划,而是采取了同我军固守阵地以硬打硬的策略。这是为什么?”
“难道德国人还有什么潜在的企图?”梅列茨科夫皱了皱眉头,说道。
“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朱可夫摇摇头,显然他并不认为曼施坦因除了在南线发起的大规模进攻之外,还有什么别的企图,“但是从目前来看,这是不可能的。在我看来,在经过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巨大损失与溃败之后,我们的这位老奸巨滑的对手,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丧失理智了,至少来说,他已经被我们的一连串后续进攻逼迫的失去了耐性。所以,他打算通过这场库尔斯克战役,同我们赌上一局。”
罗科索夫斯基与梅列茨科夫的眼睛,同时亮了起来,很显然,朱可夫的这番猜测,是相当有道理的,因为这场战役从最初开始,就是一场硬碰硬的战斗,这样的作战方式,根本就不符合曼施坦因的风格。
“面对着一个丧失了理智的对手,占据着兵力、地域上的绝对优势,如此一场战役,如果我朱可夫还不能取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