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1/4 页)
乔瑁冷笑一声,道:“刺史身为大汉皇亲,为何不遵朝廷法令?”
孔封道:“刘刺史向来听从朝廷诏令,何来不遵号令一说?”
乔瑁道:“长安是伪朝,正朔却在洛阳。”
孔封道:“此乔太守谬论也,洛阳才是伪朝,姜述才是逆贼,莫非乔太守欲从贼否?”
乔瑁哈哈大笑,道:“刺史跟随姜述征战董卓时,姜述是逆贼否?”
孔封不由哑然无语,心知乔瑁已有投奔姜述之意,暗自后悔昨日未曾阻断道路,见乔瑁难以说服,索性直接搦战,道:“可敢与我对阵?”
乔瑁又是一声大笑,道:“我有城墙可依,为何要与你野战?朝廷援军数日便到,你等从贼之徒授首之期已经不远。”
乔瑁说完,猛然下令道:“放箭。”
城上顿时万箭齐射,孔封立马之处距离城墙甚远,原以为在弓箭射程之外,听到弓弦声不对,感觉不妙拨马就走。刀锋营精兵弓驽天下无敌,随着弓驽声响起,数支劲箭已经射中孔封身背,孔封身披精甲,数箭皆未建功,只有两箭势大力猛,一支射中右臂,一支射中战马。
第一卷姜述篇第191章乔瑁献地3
战马没有覆甲,箭劲又足,几乎没体而入,往前疾奔十余步,忽然一头扑倒在地。孔封经验丰富,见状早已跃向旁侧,虽然受了箭伤,闹得灰头土脸,总归保得性命。亲兵上前接应回阵,孔封在众军面前失了面子,不由勃然大怒,指挥部下强行攻城。
高顺见守军战力薄弱,乔瑁虽通兵事,并非战将出身,就向乔瑁索来指挥权。高顺身经百战,部下又有四千精兵,城外兵马虽众,却未放在眼中。趁着敌军调兵遣将之际,高顺命令郡兵退后,让刀锋营精兵负责防御。
刀锋营人人弓马娴熟,箭法精准,出手不疾不徐,杀伤率却是极高。州兵进入射程之内,无盾牌防护者非死即伤,尚未冲到濮阳城下,兵马已折了千余。
孔封在后边观战,见兵丁损伤极众,心中生疑,命令兵马后撤。军医刚刚处理完箭伤,孔封便策马来到阵前,细观伤兵伤势,抬眼打量一番,见守兵气势汹汹,杀气冲天,内心不由一沉。
孔封一战不利,当即收兵回营,唤来斥候营统领李,问道:“近日东郡有无异常?有无大队兵马出入?”
李答道:“昨日午后一支骑兵从北门进了濮阳,约有四五百骑。昨夜派出的斥候至今全未归营,甚是蹊跷,我已派人前去探视,还有传回消息。”
孔封奉令催促钱粮,原本并不想与乔瑁撕破脸,至多只是凭借兵威恫吓一番,不想已经闹到这般地步。以目前情况分析,乔瑁投奔姜述已是定局,昨日赶入濮阳的骑兵,应该不是各县的援军。此次出兵本是临时动议,东郡如何提前得到消息?乔瑁怎会如此迅速做出反应?从方才交战情形自来,守军战斗力极高,绝非东郡兵马,难道乔瑁早已暗投洛阳?
想到这里,孔封内心凝重起来,若是洛阳援兵来到,以姜述行军打仗的套路分析,肯定还有后手。城中多了许多精锐,强行攻城已不可行,如今之计,唯有先行撤军一途了。孔封当即传下军令,命令诸将整顿兵马,撤往陈留属县长恒。
这边军营刚开始动作,高顺已经得到消息,命令部下休整待令,让情报官将消息急报庞统。庞统昨日改变行军方向,今晨一早出发,急行军已过白马,接到高顺传来的情报,行军途中取出地图分析后,大军转向南行,直奔韦乡方向。
孔封这边开始退军,高顺自不会轻易放过他们,部下四将各领部下兵马轮番袭扰。孔封部下骑兵只有千余,正面对阵又非刀锋营对手,步兵对上骑兵围猎之术,更是被动挨打。半天工夫行程不到十里,部下兵丁损失惨重,兖州兵马士气大落。
孔封知晓若是如此下去,未及退到陈留境内,部下就会溃散,想起前方有座城镇,名叫韦乡,虽非县城,但是人口众多,城墙坚固,当下命令部下转向韦乡城。
韦乡城只有一百余名守军,为首都伯乔经为乔家族人,对乔家忠心耿耿。韦乡城与陈留接壤,据官道建城,是处紧要所在,乔瑁见乔经沉稳有度,将他派到此处,也有防备陈留之意。
乔经已经得知兖州兵已经翻脸,又探到兖州大军退兵,心里难免忐忑不安,确定兖州军退兵方向以后,更加担心其军攻城,守军兵力薄弱,如何能守得住?正在愁眉不展之时,濮阳信使进城报信,道:“主公已投洛阳,高顺将军分兵前来守城,韦城守军听其号令。”
孔封一路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