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女儿争宠的,吴氏也是看不起。要说对这苏宁苏珍的态度,府中老太太也是也是颇有些区别,吴氏更加放起心来,由得她去,在自己手底下,她还能翻出花来不成。
过了一会儿,丫鬟来报张姨娘求见,吴氏的笑了笑不出意外。这张氏素来老实,每天都是按时请安,苏平对她也是淡淡,今早红芜向自己报告说这张氏月信久久未至,怕是有了身孕,自己想她到底是个有福气的。中午张氏的贴身丫鬟来报说身体不舒服想请太医看看吴氏也就准了。就不知她是否真如自己所表现出的那般老实了。
张氏果然是来禀报此事的,她不是杨氏那种看不清局面的人。自己有孕,身边丫鬟都是开心的不知如何是好,只道姨娘有了依靠,自己自然也是高兴的。只是自己到底是个妾室,这一胎无论是男是女,由太太抚养都是比自己好的,若是女孩儿将来出嫁也能找个更好的人家。男孩儿自是不用说,得嫡母重视,自然也就受苏平重视些。到底吴氏是比自己更有脸面见识。而自己只要能常常看到他们便是开心的,况且有了出息的子女自己有何愁没有好日子过呢。
因此,得知自己有孕后,过了欣喜,张氏便往吴氏这里来了。
第7章 第七章
吴氏听张氏禀明来意后,倒也没说什么。只是问道,“知道你是个老实的,只是你儿子在我手里你就不怕出什么意外?”没有外人在场,况且对着的是一个姨娘,吴氏说话自然是不那么客气的。
张氏也不意外,既然打定了这个主意,也自然是要让太太放心的。便道,“妾身份低下,便有了孩子自治也是无法教好的。不如让太太教导,日后他们弟兄姐妹和睦也是好的,若是出息自是太太的功劳,若是不出息也是这孩子自己不争气罢了。妾也只靠着太太,过了这一生罢了。”说完便向吴氏叩头,希望能够全了她的这一想法。
吴氏喝了一盏茶,示意身边丫鬟扶她起来,又赐了座,“张姨娘如今有了身孕,自是不可久跪。既然你这么说,那我也就养着了,只是一条,我尽了自己的心,日后成不成只靠这孩子自己的造化了。”又赐了一些安胎的药给张氏,安慰道,“你且放心,老爷子嗣不多,你有孕也必是欢喜的,只要你做好自己的事,我也是万万没有亏待你得道理的。”又命张氏身边的丫鬟小心伺候着,若是出了什么差错也定是饶不了她们。
吴氏作为正室,自然是不喜欢姬妾的。天底下又有几个正室是真心喜欢自己的丈夫纳妾的呢,要知道她们也都是从少女时代过来的,在闺阁也都幻想过自己未来的夫君,幻想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梦,只是嫁人后的现实击碎了她们的梦想,她们也有子女、有家族,才不得不将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地位、寄托于子女身上。说起来,她们的命运也是可悲的。且吴氏自己的身子她自己也是清楚的,再孕也是有些困难的。她如今只有苏宇这一个儿子,自然是想他出息,若张氏生了个儿子自己好好教养,她们兄弟将来和睦也是宇哥儿的一大助力,真可谓父母之爱子必为计深远。若是个女孩儿,则更是省事,将来也不过是赔幅嫁妆罢了。
张氏有孕的消息传开,有人欢喜有人愁。老太太不仅接连赐下东西,还专门派来一个嬷嬷招股张氏的饮食起居,她原本便喜欢张氏的性子,且是为了子嗣,吴氏也没什么可说的。苏平也是大为欢喜,接连几天都宿在张氏的院子里,倒是颇有些补偿的意思。倒是杨氏被气得撕坏了几条帕子是为意外之喜了。
说起来,这苏府最近也是喜事连连。二房接连传出喜事,大少爷苏醴也是在乡试中得中第一名,这可是不亚于新生儿诞生的喜事。谁都知道优秀的子孙对于一个家族的意义,更何况是苏府这种屹立不倒的侯府。这会儿大房也是一片喜气。苏醴只一心准备今年的秋闱,少年如芝兰玉树,仪表堂堂,如今又乡试得中,在勋贵中也是难得的人才,自是意气风发。
大太太梁氏正满脸笑容的想着给自己儿子的亲事。大小姐苏昕、二小姐苏颖、五小姐苏佳均是老老实实的坐在母亲旁边。苏昕苏颖即将及笄,梁氏也是着重教导他们,她们也是听得认真。只是苏昕作为自己唯一的女儿,教导的更为用心,她在母亲面前也更加自在些。梁氏最近可以说是心情颇佳,自打儿子中了举人,又多了许多人家前来探听儿子的亲事,不禁在原来的名单上划了又划,作为侯府的嫡长子,苏醴的地位是足够的,因此未来媳妇得家世、人品更是得样样出色,才能担得起侯府嫡长孙媳的位子,她可得好好考虑一番。
大小姐苏昕作为梁氏唯一的女儿,素来是深受宠爱的。性子比起年纪相仿的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