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应该包蕴了太多难言的东西罢。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11节:浪漫弹指间(11)
二
在清朝,孝妇河畔出了几个赫赫有名的人:上游博山境内的著名诗人、官至翰林的赵执信;中游淄川境内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下游桓台境内一代诗宗、文坛领袖,官至刑部尚书的王渔洋。在我看来,还有一个隐居山水之间的诗人徐夜。
徐夜1614年出生于山东新城一个名门望族。他幼年丧父,随母居于外祖父家。外祖父王象春,是个学博才高、超逸不群的〃雄骏强直〃之士(钱谦益语),格外推崇禅诗,对其侄孙王渔洋影响很大,徐夜也受了他的亲传,14岁即能赋诗,所作《闻歌》意境悠远,谱曲后传唱一时。17岁那年,徐夜考中乡试副榜贡生。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聪颖的徐夜,本应从此走上一条读书仕进之路,然而明清易代的战乱和家世消衰的磨难,同时降到了他的身上。1631年,因为孔有德的士兵捉了王象春庄仆的一只鸡,告到官府,必欲正法,激起了孔有德、李九成的叛乱,攻陷新城,杀人如麻,王氏家族几遭灭门之灾。这场劫难表面看是由一只鸡引发的,但王象春狂傲褊急的性格是一个关键原因。王象春为此遭受了族人的责备和埋怨,很快就悒郁而死。一直在外祖父身边长大的徐夜,目睹这一切的发生,深切体味到了官场黑暗和世情的险恶。对他打击最大的,是〃壬午之变〃。崇祯壬午年,已经降清的李九成率部袭破济南,进逼新城。徐夜在新城参与了抗击清军的战斗,新城陷落后,清军残酷屠杀城内民众,徐氏家族中有十余人遇害,一直与徐夜相依为命,而徐夜又孝敬有加的母亲也投井殉难。国仇家恨,使徐夜痛不欲生,毅然放弃了功名仕进之路,隐居于系水之东。他开始更名〃夜〃,取思明向明之意。思明向明而又不能复明,故又以〃东痴〃为号。入清之后,作为明遗民,徐夜多结交反清志士如顾炎武、张光启、董樵等人,一度图谋复明。随着清朝政权的稳固,明王朝恢复无望,徐夜开始把精力投入到了诗歌创作之中。顺治14年秋,王渔洋在大明湖赋《秋柳》四首,一时唱和者众。徐夜所作的四首和诗(今存三首),令王渔洋大为叹服。清人沈德潜称赞徐夜的和诗〃萧瑟之音,不粘不脱,远胜渔洋名作。〃(《清诗别裁集》)是年,顾炎武来山东,相似的经历使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二人曾数次一同前往北京昌平吊明思陵。1661年,出游江南数省,拜祭岳王坟,作《拜岳王坟》诗:〃路入西陵日闪曛,伤心瞻拜岳王坟。黄龙未就诸君约,碧血先埋大将军。徒见南枝巢越鸟,更无北帝返燕云。可怜父老中原望,子弟江南竞不闻〃。后来,徐夜先后到河南、湖北等地游历,写下大量诗文。再后来,山东有司两次举荐徐夜出仕,王渔洋也数次推举,但他〃志在沉埋,力以老病辞〃。在家写《饥颂》诗道:〃……曾无隔日粮,见笑仓间鼠。妻子晨未炊,饥来不敢语。伤哉此际贫,痴哉彼儿女。……所以嗟来食,宁死不肯茹。彼独为何人,清光照行槠。千载首阳风,移邻相与处〃。
关于〃隐〃,历史上有诸多形形色色的说法。孔子从政治的角度提出〃天下无道则隐〃、〃隐居以求其志〃的士人哲学。老子的〃无为〃、〃老死不相往来〃等主张,关切的则是作为人的自由和安逸问题。比如〃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说的正是一个从公共回归个体的过程。庄子来得更是痛快,干脆避开了所谓〃道〃的前提,更多地关注自我感受,倡导〃无为有国者所羁,终生不仕,以快吾志〃的生命哲学原则。在他看来,仕就是〃羁〃,出仕就意味着失去自由,要想活得自由自在有滋有味,就得离官场远一点儿。
所谓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范晔在《后汉书·逸民列传》中论及士人隐逸的原因:〃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亦云性分所至而己。〃一个〃隐〃字,大抵与山水相关,同时也很难离了庙堂这个参照物。天生就对政治毫无兴趣,且把隐逸始终如一地当作价值追求的人,不能说绝无仅有,最起码大多是不可置信的。一个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人的出生与成长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不断融入共同话语空间的过程。况且,不曾亲历政治的人,是很难真正理解政治的。我更愿意从政治的角度,或者说是从策略的层面,来展开对隐士的体察与观照。关于隐逸原因,范晔是从不同角度来归结的。说来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