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页)
光,御前侍候,深受隆恩。
皇上生气时,别人不敢劝,她能劝;平常的赏赐,有后宫嫔妃格格的,就会有她的,皇上的话谁敢反驳,她敢,偏偏皇上还不生气;皇上喜欢跟她聊天,甚至还教她下棋。这份宠爱,令多少人羡慕、多少人眼红,多少人妒忌。
谨慎?哼,天知道暗处有多少人,盼着她死,盼着能取而代之。有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她,她能不小心谨慎吗?
琉璃回内室抱个暖炉在怀里,一摇晃的走到灵筠身边,看着她往做好的坎肩里塞混着鸭绒的棉花。心里奇怪,“你这是干什么呢?”
灵筠手里忙活着,随口回答道:“不是入冬了吗?这鸭绒混着的棉花最是暖和,贴身穿着,比抱个手炉还有用。万岁爷年纪大了,受不得寒,我想做个让他穿。”
“你可真心细,怪不得皇上那么疼你。”
灵筠没有说话,微微一笑,拿起针线开始缝补。
琉璃踱步到窗前,看着外面漫天的大雪,禁不住唏嘘道:“今年似乎格外的冷。不过咱们这还好,听说西北都有冻死人的呢?”
西北,听到这两个字,灵筠不觉又想起了胤祥。
“嘶”灵筠倒抽口凉气,她心不在焉的又把针刺到了手上,血珠冒了出来,忙把手指放进嘴里吸允,拿出时,指尖上残留着一个小红点。
琉璃听到声音忙疾步走了过来,拿起灵筠的手看,满是心疼的嗔怪道:“你说说你,前儿切菜切了手,昨儿做粥烫了手,今儿又用针刺了手,再这么下去,十个手指就没完整的地了。”说着推着灵筠,“去一边休息吧,这点针线活我来。”
灵筠被推到一边,缓缓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雪花怔怔出神。
恍恍惚惚间,又过了一个月了。
算上今天,胤祥出征已经整整个月了,九十多个日日夜夜,月亮已经圆了回了,不知它还要圆多少回,胤祥才会回来?
这段日,每到月末,四爷都会派人送来一封胤祥的亲笔信,这也成为她唯一的期盼,可现在已经月初了,怎么四爷还没把信送来?难道边关又出了什么变故?也不知胤祥能不能赶在过年前回来?
昨夜下了一夜的雪,今儿就放晴了。
天地一色,雪光透过窗纸,屋里格外的亮。
伺候康熙早朝后,灵筠照例还是先准备康熙的早膳,想着这几日康熙胃口不好,就想着做碗红枣银耳粥,补气补血。
刚把米淘好,红枣去核,门外就响起了一个小监的声音:“灵姑娘在吗?”
“来了!”灵筠回答一声,随手就把锅端到火上,转身走了出去。
门外不是别人,正是这几个月给她送信的小监,看到灵筠,小监打了个千,将怀里的信递到灵筠手里,嘴里说道:“四爷让奴才回姑娘,这几日天降大雪,上耽搁了,所以今儿才送到。”
灵筠顿时欣喜若狂,连日来的愁云一扫而光,一把接过,本想立即拆开,看了眼身边的小监,有些不好意思,微笑着说道:“你先去吧,等回信写好了,傍晚时你来拿。”小监躬身离去了。
探身看着小监离开了院,灵筠迫不及待的打开信
“灵筠
见字如面。自上次寒气侵体,你身一直畏寒,最近天气转凉,你要时时注意保重自己,早晚记得增添衣物,莫要着凉,免我千里忧心。
你上次问我金银花之故,我翻阅书籍,方才知晓,金银花四季叶绿不黄,别名忍冬,又因花开并蒂,恰似鸳鸯对舞,又名鸳鸯藤,我说的可对?至于你说荷包遗失,我深觉惋惜,日日自责,若非我负约,亦不会有此憾事。
最近边关风雪交加。你可知,白雪虽能使天地一色,却遮掩不住漠漠黄沙,待到边和宁静,我带你来此,一起欣赏冬日下沙漠的别样风情,我还要带你看一种花,生长在沙漠中,不畏严寒,顶雪绽放,像了你,不惧挫折,坚强乐观……”
简短的两页信,却像冬日里的阳光,使灵筠心里暖洋洋的。胤祥从不跟她说边关的战事,每次来信,也只捡些风景趣闻,好似他不是在边关打仗,而是像一个行者,游览塞北风光。她知道,他是怕自己担心,他不写,她也不问。
这次回信该写些什么呢?灵筠细细思忖。
“灵筠,万岁爷下朝了,你早膳准备好没有?”
琉璃风风火火的从外面跑进来,灵筠恍若未闻,琉璃歪着头,看着灵筠将信纸捂在心口,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悄悄地走到她身边,忽然出声,“十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