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3 页)
类:客观的和主观的。前者是原生态的语言,后者是我的感受的文学。客观部分的文字,我尽量保存它的原生态,避免矫饰。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千言万语(代后记)(2)
此前,我读过一些访谈录,我不太赞同把口述者的语言转换成作者的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这样做既丧失了原生态语言的生动性,也失去了原生态语言所特有的那种现场氛围感。这两样东西都很宝贵,只在原生态的口语中才有,一转换成书面语,立即消失。第二个问题,如果讲述者是用心和感情在讲述的话,他的语言本身是有生命的,它自成一个世界。在这个有生命的语言世界里,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其丰富程度,超出转述者的想象,甚至超出讲述者自己的本意。这其中有多少信息我们读懂了呢?不肯定。既然不肯定,就最好别割裂它,保留其鲜活性。说句实话,主观部分的文字我写得比较顺也比较省力的,反倒是客观部分的文字,我是费尽了心思:有时候一句录音要反复听上几十遍,生怕转述错了,曲解了当事人的原意;有些地方的一次停顿、一声咳嗽,甚至于一句口误,我也是尽量保留;方言,声高声低,宁愿加注释,也要保持原貌,生怕因为自己的擅做主张,丢失了话语中的那些“意义”或“意思”。我就是带着这份诚惶诚恐,来努力贴近事件的“真实”的。当然,有些时候出于对当事人的保护或读者阅读心理的考虑,对某些文字必须做点“活儿”,但原则是:可以删减,但不篡改。
再说感动。如果说一件事让您动了感情,那么动了您感情的,不是事件,而是事件背后的人。“5·12”作为一个巨大事件,在一瞬间把人还原到了本初状态,那一刹,做什么,靠的是本能,想什么,全源于本心。人在那种时候,是没办法做任何的矫饰与遮掩的,这时候释放出来的,是人的本性;隐含其中的,是世界的真谛。访谈中与当事人的每一次看似平常的对话,都是一次与人性中最本真部分的遭遇,令我的灵魂震颤。为了这,我要真诚地感谢每一位访谈对象,是他(她)们让我有幸见证了什么叫人性的纯粹与高贵。
您在这里见到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基层党政干部。说实话,对这个群体,公众了解得并不多,在特殊的体制和文化背景下,他们受到的诟病也远多于赞赏。当一个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某个群体的集体反应是怎么样的?他们做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后果如何?这应该就是通常所说的“历史”吧?“5·12”事件给这个特殊群体强设了一种规定情境,让他们必须根据自己的角色意识做出反应。在与访谈人物的接触和交往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他们的角色塑造是通过他们一次次的艰难选择来完成的,这些选择一方面体现了他们作为特定角色的强烈使命感,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作为普通个体的巨大牺牲。我在为每一个角色的完美塑造感动的同时,也禁不住要为角色背后个体的巨大牺牲承受深深伤痛。从走近他们直到现在,我的心里始终充盈着一种悲凉感。但是我也明白,“历史”留给人们的不应该仅仅是伤痛,还应该有伤痛过后升华出来的智慧。“历史”终究会翻过去,未来必须要有希望。人类经历了一场如此惨痛的劫难,必须要从伤痛中升华出一些“智慧”来,才能让逝者获得安慰,让生者找到希望。所谓“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对我来说,访谈中接触到的每一个对象,都是映照真实世界的一粒沙,他们带给我的感动,就是我的菩提。如果我的千言万语把这份感动传递给了您,那么这就是您的菩提。“5·12”以后,我的心里萌生出了一种宗教般的情感。正是靠着这份虔诚,我才在悲伤中找到了方向,重压下有了力量,学会用真诚去做事,用感动去待人。
作为一个宏大的历史事件,亲历者万万千千,见证者也何止千千万万,这里的千言万语,只是“历史”留在我个人心里的一份难以抹去的印记,如果多年之后它能够成为人们对“5·12”大地震和北川的一份记忆,那我这份功课就没有白做。为此,我要深深地感谢“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成员和绵阳市委党校的同事,感谢他们“5·12”以来用真诚的感情为北川做的一切,也感谢他们给予我个人的所有教益和帮助。
谨以此千言万语献给在“5·12”特大地震中遇难的北川同胞!
阿 建
于四川绵阳('EXC')。 最好的txt下载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