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1/4 页)
张恪见周复手里抓着信封,拿来打开看了一眼,递给许思:“你给他们送过去。”
周复说道:“跟周文斌凑的钱,他正打算买寻呼机,不然一时还凑不出钱来。”
“周文斌也赶过来蹭饭吃?”
“在前面院子里。”
“那正好,明天还要让他送我去省城呢,”张恪撇了撇嘴,不置可否。说道,“爱立信马上就出中文手机,买什么寻呼机啊?”
周复笑了笑,没有说话,心里想:寻呼机跟手机的价格能相提并论吗?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公司给配?按说自己与蒋薇、许思、刘明辉这几人公司给配手机还有可能,周文斌毕竟只是司机,当然,张恪要图自己方便,慷慨一下给周文斌配手机也不是不可能。见张恪的眼睛又盯着那张手绘地图上,就没有开口问。
这地图够详细的。将沙田地街巷都画了出来,周复也算老海州人。这才发现有多一半的巷子叫不上名字来。
许鸿伯那篇《魅力海州的城市之本》以及有关古城保护方面的文章,周复是读过的。看到桌上铺开的手绘地图,就知道他们刚才谈的是什么。之前就有人在猜测,许鸿伯其实是唐学谦的民间智囊,这么看来确实是这么回事,不然他们讨论市政预算什么?
周复知道那些事情该听哪里事情不该听,后悔刚才进门多问了一句,笑了笑。转身要走出去。
张恪说道:“老周是老海州。可以帮许老师出出主意。”周复现在不会把自己当成城南区政府的人看,也不会事无巨细都向宋培明报告。
“我能出什么主意……”周复笑了笑。头又凑了过来。
许鸿伯说道:“疏港河水系与周边河道整治之后,市民的关注焦点会迅速转移到沙田上来,前门地商贸区太拥挤。而沙田太破旧,将沙田拆掉给前门让地步,是很多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这小片核心区域应该保留下来,不然海州连可以称之为海州地那点地方也没有了。市财政财力不足,也应该将这片区域先保护起来,日后再收拾。”
“这个难度也很大啊,不整理收拾,这一片就像块烂狗皮膏药贴在这里,换谁当市长都要有极强的承受能力才行。再说周边开发商业地产,不成功则罢,要是成功,那这一块核心区域就是块大肥肉,谁不眼馋着来咬一口?为什么疏港河疏浚工程能特事特办破例增补进今年地预算,利益相关啊,我就怕到时候就凭唐学谦一己之力,也无法保留这一片区域不开发。”
张恪说的这些,许鸿伯心里都想得透彻,所以他才找张恪来试试口风,没有将这个旧城保护的方案直接交给张知行或者唐学谦。海州市九四年的地方财政收入刚满足十亿,让市政府一下子拿出十亿来去执行这个还有争议的方案,那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张恪静静的看着这张手绘地地图,清晰地标注出沙田每一处重要的古建筑。在国内地城建思念中,还有一个思路,鉴于旧城改造的成本太高,另起炉灶择址建设新城区。但是这种思路需要处于经济周期的配合,很少有哪个地方能在经济紧缩周期里完成这个方案,这个思路不仅需要地产行业处于上升期,还需要银行提供大量地建设资金才行,这要一直拖到九九年之后才有可操作性;等到那时候以海州的地方财政收入,对沙田进行旧城改造,也不算太困难的事情。
张恪轻轻的敲了敲脑头,自言自语的说:“要有迫在眉睫的解决方案,那只有商业化运作了……”
许鸿伯眯着眼睛看着张恪,这小子过年才十七吧,摇了摇头:“难度还不是不少,”周复咂咂嘴,也觉得不可能,听许鸿伯在那里分析,“整个沙田差不多形成东西长两千米、南北长一千米的规则矩形,我所画出的核心区域在这个矩形的最东端,离前门有一千多米的距离,中间一片,是更加破旧的居住区,这里对于前门来说,就是一块飞地,跟紧挨前门的四凤桥饮食广场不同,谁会到这里来投资商业项目?”
张恪意外的看了一眼许鸿伯:“许老师对商业地产也很熟悉啊?”
“你才十七岁,我长你两轮多,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基本的东西,就像商圈之类的概念,我还是清楚的。按照你说的,要等西片拆除重建并获得一定的发展之后,前门的商圈才可能扩张到这里来。但是到那时,所有的地产商会发现将这里拆除重建会获得更大地利益,他们会同意保留东片的建筑群吗?其实在西片拆除重建完成之前。在前门商圈还没有向外扩张之前,稍有眼光的地产都会来抢东片的区域,根本不会留给你运作的时间。”
张恪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