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岁差不多。这个头,跟成年女人也差不多了。
还没等梁俞惊讶完,那少年又说了一句让他更加震惊的话。
“我叫李定国。”
李定国!虽然梁俞自认对明末的那些官员、名人不太了解,像那什么孙承宗和孙传庭他都能弄混了,但是李定国这个名字那绝对是如雷灌耳!这可是跟郑成功齐名的民族英雄。清军入关之后,就是他和郑成功,一西一东,合称擎天二柱。明末少有的万人敌,文武双全,屡败清兵的汉人将领。
梁俞停下脚步,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小李定国。但见他虽然衣衫褴褛但是眉宇之中却并无寻常落魄百姓的那种麻木和认命。自有一股英豪之气。这还是只是个八岁的孩子。穷人孩子早当家,穷人孩子熟的足看来真的不是说着玩的。
梁俞依稀记得李定国自1730年,也就是崇桢二年,就在张献忠起兵的队伍里了。算起来那个时候他也就是十岁出头的孩子啊?居然能那么快冒尖,在军中有“小尉迟”之称。尉迟即是唐朝猛将尉迟恭,尉迟敬德。门神的原型之一。可见他的勇猛程度。只是想不到他现在还这么的“年轻”。
以前还很怀疑关于岳王爷之子赢官人岳云的描述,说岳云十二岁就上战场,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看到李定国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梁俞终于相信了。
看看小李定国这才八岁就有五尺高。后世资料里依稀说他差不多一米八这个样子。这还是没的吃,要是饮食充分,天天能吃饱肚子,辅助以合适的运动量。那长到七尺也是等闲之事啊。(合现代尺寸两米一零。)
再看看他这么小,接人待物,就有名士风范。受人恩惠,不是说几句漂亮话就算了,非要帮你做点事。一个人的成就大小,还要是看格局。这格局也是从小就形成了的。古人说三岁看老,一点也不假。
“家中还有何人?”为了掩饰自己的莫名的惊讶,梁俞又问了一个问题。要不然很难解释自己的莫名震惊。难道要告诉他,他日后成就非凡?说出来谁信啊。要知道李定国这个名字在这个时间绝对是泯于众人,极其普通的一个名字。
李定国的神情黯淡了下来:“家里已经没人了。去年娘病死了,我去南郑找舅舅,但舅舅一家已不知去向。”
梁俞点点头。也对,日后李定国会被张献忠收为义子,改姓为张。是为小柴王张定国,到张献忠死后才又改回本姓。这时候梁俞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陕西的农民起义应该是无力去阻止了。就算梁俞现在去报官说,张献忠,高迎祥,李自成,罗汝才那些人将来要造反。而官府的人又相信了,把他们全都杀了。那也是没有用的。没有了张献忠,还有李献忠,吴献忠,没有了李自成,还有陈自成,赵自成。沉重的赋税才是祸根。朱门酒肉臭,穷人求一餐而不可得才是祸根。
不过,若是现在把李定国拐跑,这个小小的蝴蝶翅膀会带来怎样的风暴呢?起码张献忠会少掉一个左膀右臂吧。不过用什么借口呢?跟巴洛特利一样收为奴仆?两张大饼就要人家为奴为婢,也太黑暗了。再说人家也不可能答应,年龄虽然小,但日后外号小诸葛的李定国,想来也不是傻的。
结为兄弟?就算他再成熟那也改变不了他是个八岁的小屁孩啊。
38章 两张大饼引起了一个牛人
第39章 抢完儿子回家乡
梁俞考虑了半天,突然冒出来一句:“我想收你为义子,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啊!”这下倒是把李定国吓的不轻。暗自猜测,这位相貌俊俏的公子看上去还很年轻,怎么就想着要收义子了?一般都不是年老无子,或者大内的公公们才来收义子这一套的嘛。莫非这位公子那方面不行?
梁俞不知道李定国想的这么黄这么暴力。他笑咪咪地看着李定国,不知道自己这么一恶搞,效果如何。
“公子不是跟我开玩笑吗?”李定国惊疑不定的问道。
“不是开玩笑。”梁俞还是笑咪咪地看着李定国。
“如此,”李定国一咬牙,双膝跪地拜道:“义父在上,请受孩儿一拜!”
梁俞赶紧一伸手把李定国给扶了起来。“我儿快快请起!”
李定国脸都红了。认了这么年轻的一个公子当爹,也需要勇气啊。他涨红着脸问道:“却不知义父大人名讳?”
“呵呵,为父姓梁,单名一个俞字。表字德祥。”梁俞当便宜爹心情居然还不错。
“啊!义父就是前不久,奏琴毙匪首,只语退群匪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