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部分(第2/4 页)
“小然,这是你吴师伯,你吴师伯大老远的从南京跑过来可都是为了你小子。”
“吴师伯,您好。”
陈然虽然有点奇怪怎么突然冒出来一位师伯,还奇怪老爷子说这位吴师伯从南京跑过来是为了他,但听到老爷子的话后,还是连忙以晚辈的礼节对这位吴师伯见了礼。
“小伙子精神头不错。”
吴师伯说话倒是简练的很,陈然和他见礼,他笑着打量陈然一番,就给了陈然一个评价。
吴师伯的这个评价陈然听了倒没什么感觉,但老爷子听了之后却显得很高兴,而和张树春一起扶着吴师伯的那位中年人听了之后也忍不住多打量了陈然两眼。
陈然和两位长辈见过礼之后,本来准备先带两位老人到别墅里休息一下的,但老爷子却执意要先看看石料,陈然也只好先带他们过去看看。
而在路上的时候,陈然也知道了这位吴师伯的全名。
吴正慈。
这个名字就是老人的全名。
老人的全名不是老爷子告诉陈然的,而是陈然猜出来的,从老爷子和老人随口聊天中猜出来的,其实也不能说是猜,因为这个名字太出名了,而陈然对这个名字也太熟悉了,老爷子看他不知道老人的身份,只是随口提醒了他一下,他就知道了这位老人的名字和身份。
说起老人,那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传奇,在玉石界,甚至是在收藏界和古玩界,不知道老人名字的人还真不多,因为他就是我国文物鉴定专家,人称鉴定国宝的“国宝”吴正慈。
简单点说吧,基本上可以说这位老人是目前收藏界的第一人,名副其实的古玩界大拿,没有之一,古玩界的大拿有很多,但吴正慈却只有一位。
这位老人是目前收藏界的第一人,并不是说这位老人收藏的古玩是最多的,或者是最值钱的,或者说这位老人那一定是身价不菲了,其实一点不是。
这位老人手头上收藏的古玩说真的还不一定有陈然收藏的古玩多的,价值连陈然那收集齐七套花神杯之后剩出来的两只值钱都没有,顶多也就是收藏了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因为值钱的玩意这位老人都捐给国家了。
可以说,这位老人一生都扑在了我国的文化工作上,为我国的文化工作做出的贡献是不可估计的。
还在上中学的时候,老人就开始捡漏,其中有两件现在都是国家一级文物被收藏在了故宫博物院,而当时老人只是花一毛钱或者两毛收上来的,在1965年越王勾践破土而出的时候,老人是作为最年轻的专家和郭沫若等大师一起汇聚荆州共同释读破解这把天下第一剑的,而在后来的文化大戈命期间,老人更是冒着巨大的风险保存下来了不可数计的重要文物,文戈结束之后,老人悉数将这批重宝捐献给了国家博物馆,据传言不说其他的博物馆,只说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老人捐献的重宝就不可计数。
文戈结束为其平反之后,老人就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投身于博物院的重建工作,期间为国寻宝无数,发现挖掘数十个我国重要古代遗址,而其本人在这期间更是捡漏无数,现如今价值上亿的宝物就不少于十件,而这些重宝也全部捐献给了博物院。
老人在故宫博物馆当了十几年的副院长,后来又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进入文化部工作更是著作了无数部有关文化研究的作品。
除了老人做出的贡献之外,老人的人品也值得让人称赞不已,老人的品性极为的刚正,不说其他的,只说业界内一直流传的一个故事,老人在故宫博物院当副院长的时候,院里给老人配的是有司机的,但老人却从来不坐,一直是和老伴乘公交上下班,后来闹出了一件院里罢车事件也就是院里凡是配有车的领导集体不用车了,老人这才乘坐私车上下班,只不过是老人却把公私分的很清,老人下班的时候是要经过老人老伴上班的地方,但老人的老伴却从来没有坐过给老人配的私车下班,而是一直乘公交上下班。
老人在业界里也是以直言敢说真话著称的,古玩这一行里规矩很多,收藏界里的专家之间常因这些规矩而产生龌龊,比如以为藏友找到某专家,请人家鉴定手中的藏品真伪与否价值几何,该专家打眼了,把真的看成了伪的,或者那专家出于某种私心故意把真的说成伪的,总之是结果不尽人意。这藏友不甘心,便又找了另一位专家,而这个专家却证明东西是真的,价值很高。这样的情况下,这两名专家之间便产生了矛盾。因此,很多专家是不太愿意接别人鉴定过的东西的,久而久之的更是发展成了“不打假”“看破不说破”的说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