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
这个故事经常被人讲述,用来说明美国人的消费观优于中国人:美国人超前消费,享受人生;而中国人辛苦一辈子,却不懂得享受或者来不及享受。故事有时也被一些学者提起,作为中西文化比较的范例。不过这个故事的续集和前传却没有人提及。
续集应该是这样的:美国老太太去了天堂以后,她的子女说:“刚给母亲办完了丧事,我们又要去贷款买房了。”中国老太太去了天堂以后,她的子女说:“母亲真好,辛苦一辈子,给我们留下了一套新房,我们也要努力攒钱,给孩子买房。”美国的子女住上了贷款买的新房,中国的子女住上了母亲刚买下但没有来得及享用的新房。
前传应该是这样的:美国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她的母亲去世前,也刚刚还完了贷款,而且房子已经住了30年,太旧了。她办完了丧事又接着去了银行贷款买房,她说:“我先贷款住上新房再说,至于我的孩子们,成年以后他们自己管自己吧,就像母亲对我一样。”中国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母亲去世了,母亲也是辛苦了一辈子,临死前买下了房子,留给了她。她在给母亲送终以后说:“母亲辛苦一辈子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住上新房,母爱真是伟大,我怎样才能报答我的母亲呢?我惟一能做的就是将来也要给我的孩子们留下一笔买新房的钱。”
听完这个完整的故事,我们才能够正确看待中美文化观念中消费观念的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差异。美国老太太贷款住上了自己的房子,享受了人生;中国老太太也有新房子住,也能享受人生,只是她住的是母亲留下的新房子(见前传部分)。从祖孙三代的连续性来看,美国人的三代是“自己管自己”,“儿孙自有儿孙福”;中国人的三代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于是,美国人在用餐前要祷告:“感谢主,赐我衣,赐我食。”中国人在用餐前,在祖先灵位前点上一炷香,烧几张纸钱,供上热腾腾的饭食,然后自己用餐。美国人感恩(上帝之恩),因为自古及今,上帝是惟一的,他给每个人赐福,所以美国人崇尚公平;中国人尊祖,因为祖先给自己的子孙赐福,“祖先”是一个不断增加的序列,包括活着的人,将来也会成为这个序列中的一分子,所以中国人崇尚伦理亲情。中西消费观念的差别取决于传统文化和伦理价值的差别,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国人在为子孙积聚财富的同时,也会接受贷款消费,美国人也将会更注重亲情伦理的价值。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谁的生活更幸福(2)
理财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已然是个很普遍的概念了。之所以说是一个概念,是因为:懂得理财道理的人远远多于实际上在合理规划自己财务分配的人。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理财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理财是有前提的,首先是要改变消费习惯。否则,钱都花光了,还用里什么财呢?现在的上班族,比较注重生活的质量,从考究装扮、健美身材、保养健康、惬意的休闲活动,这些无不需要钱来支撑。而且,这些消费大多数是在刷卡声中流失的,根本感受不到钱被花掉了,总要到月底才发现没钱可理。想要有财可理,建议首先改变先消费后储蓄的习惯。
改变消费习惯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做:1、有意识的强化自己追求财富的目标。2、每个月坚持先储蓄或投资后再消费。对自己每个月的必须开支做个预估,再算出理想情况下应有的节余资金,然后可以采取零存整取、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等……在这种有些强制性的习惯下,就可以有效的在计划时间内积累财富。3、改变消费习惯的对象;以往可能花不少的钱在置装、吃喝、玩乐上,现在想要致富,就应该把钱花在追求新知上,增强自己的社会竞争力,多培养自己未来致富的资本。会比把钱花在锦衣玉食上有用的多。
在消费习惯改变之后,一个适合自己的理财模式也是重要的。如果不了解自己的需求,盲目跟从朋友、亲戚进行相同的投资或理财活动,事实上往往会因采取了不当的理财模式而造成财务危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将面对不同的挑战,所以财务需求亦不同,所适合的理财心态和方式亦不同。
习惯的改变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须源自于观念与意念的改变。但是,如果想要有符合自己理想的居家,不用忧虑孩子的教育费用,想有一天可以没有经济压力,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在理财上就应认清自己生活上的真正需求以及达到此目的所需的经济规模。拟定计划按部就班地执行,才有可能摆脱盲从,真正掌握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