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1/3 页)
这种学校教育,高悬着文化的招牌,开设着人文的店铺,却贩卖着文化的破烂垃圾,批量生产着最没有人格精神的教授和学生。
早在1993年,参与发起“人文精神寻思”大讨论的几位青年学者,他们中不断有人坦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弘扬人文精神已经成了一个时髦话题,现在几乎每个学校都在围绕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展开活动。对于这个已经成为显学的话题,我倒是有了一点点怀疑。如果说,我在近十多年中鼓吹人文精神和实践人文教育的努力从未有过松懈,那么,现在要我说点体会的话,我只有感到失败的经验。”显然,这不是这位学者的失败,而是一个时代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败。因为,“当历史朝一条疯狂的道路滑行的时候,人文教育就显得特别失败”。①这条疯狂的道路,便是我们朝夕相处的迷信金钱万能的“金钱拜物教”。一种破坏性的、唯利是图的道德虚无主义弥漫了社会意识,人性中的恶魔性因素通过大破坏来实践大创造。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所谓的“优等生”们,趋之若鹜地涌向金融、贸易、经济等专业,毕业后进入外资企业,以期获得最大化的个人经济利益。
1996年,《中国青年》杂志公开载文,为北京大学招魂。作者痛心疾首地惊呼:“试看今日之北大,再看中国高等学府,科学态度衰微,自由意志沦丧,宽容精神殒落,创造性、批判性、学术性匮乏,所谓北大传统已经成为往昔的神话。”②
北大如此,其他高等学校情况可想而知。
2007年年底至2008年年初,中文互联网上出现了大学生“最奇缺物品录”的“晒”帖子活动。缺证书,缺朋友,缺目标,缺信仰,缺心理医生,缺持之以恒的毅力,缺坚持不懈的忍耐力,甚至缺打扫卫生的阿姨……实际上,这些大学生最缺的是健康人格。①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常常可以见到的情景是:
新生入学时,人高马大的孩子两手空空,迈着轻盈而喜悦的步履;旁边是鬓角微白的父母,肩背手提着行李,忙前忙后地办理各项手续……
平时寝室里,同窗共读的同学之间,可以因为小小的摩擦而怒目相向,甚至大动干戈……
人才市场上,一边是很多岗位虚席以待,求贤若渴;一边却是众多的学士、硕士、博士们眼高手低,一筹莫展……
教育救国,教育匡时,教育树人的功能发挥程度,一取决于教育的自身属性,二取决于教育的社会定位。真正的人文教育,是能够培养出身体健康、心灵自由、人格健全的“个人”的。这样的“个人”进入社会以后,有精神的坚持,有行为的操守,才有生命的尊严,社会的体面。这些“个人”中的精英人士,被称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无论其从事的职业是什么,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通过知识生产和公益服务,为时代社会提供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西点男孩训练中心,目前只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中间地带,发现出一片广阔的空间,专注于培养小学阶段的男孩子们的健康人格。这仅仅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受到了孩子、家长和学校的热情响应,也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为它初步摸索到了男孩健康人格培养的基本规律和方式方法,弥补了学习教育因为陷入应试教育不能自拔而造成的功能短缺。
对于一个成长着的孩子来说,比较而言最易于接受人格训练的,是幼儿园、小学年龄段。西点训练机构,限于人力和物力,目前所选择的仅仅是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们。其他年龄段的男孩子们,包括大学生群体、青年就业群体,以及各个年龄段的女孩子们,同样都存在健康人格的培育问题,并且非常迫切。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现代男人的标准是什么
经调查统计分析,19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学生对于“好男孩”、“好女孩”的评价标准,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基因。
在“你认定的好男孩应具备的品质”中,被访者选择的答案依次为:勇敢、正直、诚实、善解人意、有责任感、坚强、宽容、英俊潇洒、体贴、独立、热情、活泼、温柔……
在“你认定的好女孩应具备的品质”中,被访者选择的答案依次为:纯洁、善解人意、温柔、活泼、美丽漂亮、体贴、诚实、热情、宽容、坚强、正直、独立、有责任感、勇敢……①
“好男孩”与“好女孩”品质的不同社会期待,表明男人、女人在现代社会所获得的同等发展机会的基础上,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人生使命。当现代化发展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