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3/4 页)
都觉得很沉重。福临本想拦着,但晓得她的性子,若非亲眼瞧见了,她比不会相信恪妃已死的事实。
纤纤玉手颤抖着将白布掀开,映入眼帘的是琼羽惨白的脸,那是尸体的颜色。
女子身子抖得更厉害,泪珠滴在琼羽脸上,见静妃这般举动,周围瞬时鸦雀无声。
皇帝低声对吴良辅道:“抬走……”
言罢,上前将孟古青拉走,他知道她在哭,只是她哭从来是梦没有声音的。
“琼姐姐!琼姐姐!”杏衣女子忽从外头奔来,歇斯底里的哭喊着,朝着抬走的尸体奔去,许是跑得太快的缘故,扑通便摔倒在地上。
清霜不似孟古青那般不会哭出声,哭得撕心裂肺的,太后忙令人将她带了下去。孟古青浑身颤抖着,皇帝只紧紧将其抱住,温和道:“没事,朕在这里。”
“琼姐姐……她为什么会自尽?”良久之后,孟古青才问出这么一句。
孟古青问的这话,福临也着实的答不上来,他是真的不知晓。低沉道:“朕也不知道,静儿,听话,先回去。”
孟古青朝着里头望了眼,红肿着眼睛踏出永寿宫,坐上轿辇之时,她似乎还听见琼羽说笑的声音,好端端的,琼羽为何为自尽。
这绝对不是意外,若说是失足,她为何会在三更半夜的跑到荷塘边儿去。可若是是自尽,她有何理由要自尽,从前在家中之时,多少苦难都走了过来,如今她又怎会寻了短见。
她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绝不能让琼羽就这样白死。
彼时,养心殿中,太后和皇帝一脸焦虑的坐在殿内,皇帝有些焦头烂额的,沉着嗓音道:“朕已下令,封锁恪妃自尽一事,违令者斩,恪妃自尽一事若是传了出去,势必引起汉人不满,生以为是咱们薄待了她!”
太后的脸色也很难看,低眸深思着,良久之后道:“恪妃性子素来温和,也想的很开,怎会自尽呢!哀家知晓她在家中之时过得并不好,石申并不喜欢这个女儿。恪妃与家中的关系也一直不大好,素来少来往。”
“恪妃与家中的关系不好?少来往?”大约是不大宠爱的缘故,福临对琼羽的事也不大了解。
太后紧锁着眉头道:“入宫多年,也就回去过两回,两回都是因着她娘的缘故,她娘早便走了,如今,怕也不得回去。”
皇帝似乎在深思着什么,转动着手腕上的佛珠,良久后,忽道:“皇额娘,李代桃僵,你以为如何?”
太后常与皇帝政见不合,然在此事上,却意见一致,满脸严肃:“李代桃僵未必不可,石申还要前程呢!自然不敢胡言乱语,之时,这李倒要好好挑挑才是。”
听太后说的这话,似乎心中已有了人选,皇帝盯着太后问道:“皇额娘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了?”
太后依旧是蹙眉:“哀家认为,玉福晋倒还行,她虽复位,但却无人知晓她的存在,各宫是不敢多言的。”
“玉福晋……如今居在翊坤宫的,朕去翊坤宫之时,也瞧见过好几回,如今那脾性,倒还与恪妃有些相识,与静妃的感情也还不错。倒是合适。”皇帝也很赞同太后的建议。
如此,此事便定了下来,身为帝王,要的只是天下安宁罢了。恪妃未死,自然是见不得尸体,一把火,琼羽便化作了尘土。皇帝念着孟古青与琼羽的姐妹情,便将琼羽的骨灰交给了孟古青。
琼羽挣扎了一生,终究是没能逃过宫廷斗争,因而似乎,孟古青和清霜便将她埋在了宫外,没有立碑,因恪妃未死,连她的名字也不能刻上去。绿林中,很是悲戚。
也不知过了几日,宫里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般,妃嫔们不敢多言,宫人们更是不敢多言,谁都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的。
翊坤宫的内殿中,宫人们皆被遣了下去,连窗口处也让灵犀守着,就怕有人偷听。
孟古青这几日生是消瘦了不少,清霜也好不到哪儿去。最为难受的,恐怕非济度莫属,他并不强求琼羽能喜欢他,只要,她活着便是,她喜欢谁,只要她快乐就好,可她偏偏死了,还是因为为了保护常舒。
小河边儿,二人又打作了一团,常舒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却一言不发,若非他着了旁人的道儿,以为那信是她写的,一时动了邪念回信,她也不会遭人威胁,更不会自尽。
“你他娘的还是不是男人!你要是男人,就去杀了那个贱人,给她报仇!”济度挥拳朝着常舒打去,咆哮道。
常舒呆在原地,一动也不动,他终究是懦弱了,济度眼中熊熊烈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