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部分(第1/4 页)
所幸,《剑雨》和《让子弹飞》的话题度一样高,而且好评居多。
此刻,那手机一响,呆呆吓了一跳,顿了顿,才想起去看。当一行数字显示在眼前,即便如她,也忍不住挥了挥小拳头。
不仅是刘师师,包括黄勃、张振、金士杰、王谦源、赵丽影在内的所有演员,都接到了程颖的消息,一个大大的:
“2780万!”
这是什么概念?
首日票房排行榜,第一《唐*山大地震》,3620万;第二《让子弹飞》,3018万;第三原来是《阿凡达》,2700万。
想当初,《阿凡达》以气吞山河之势席卷了中国市场,让一众电影人惶恐不安。本以为,卡梅隆的阴影要持续好久,结果哩,就在一年之内,纪录连破。《阿凡达》从第一被压到了第四,虽然只是首日票房,也足以令行业振奋。
当然了,数据一时爽,归根结底还要看品质,好莱坞依然保持着绝对优势。
但对《剑雨》来说,2780万这个数字,已经让大家心情妥帖。回本不愁,盈利更不愁,就看最终能赚多少了。
(晚上冇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三章 那是什么东西
《剑雨》在周日上映,说是首周票房,其实就是首日。
我们俩对外公布的消息,成本加宣发共1亿,实际只有六千多万。业内自然门儿清,所以当数据出来,所有人都明白,两口子又成功了。
如此一来,压力全转到《非诚勿扰2》身上。
冯晓刚今年的目标是《唐*山大地震》,5。5亿的票房足以让他完成任务,非诚2只是一部标准的搂钱电影。
7月底开拍,10月进入后期制作,同时坚定宣布,将在12月22日上映。冲着冯晓刚+葛尤+汪朔的名头,观众习惯性的掏钱捧场,结果就被赤果果涵盖20多个广告的大片震了一下。
老姜站着把钱挣了,冯晓刚趴着就把钱挣了,纵然有汪朔的本子支撑,玩票的性质也是显而易见。
确实,片子里探讨了一些很深刻的话题,比如生与死,美与丑,婚姻与爱情等等;也有信手拈来的小段子,让人会心一笑。但剧本节奏有问题,没有主线,人物混杂,葛大爷和舒琪的感情线在一部就很尴尬,到了第二部就更显无力。
靠着主创的观众基础,《非诚勿扰2》开局惊艳,首日票房达到了3325万。冯晓刚风头无量,一人包揽了总榜的冠亚军。
而22日当天,全国影院排片比例为《非诚2》占35%、《让子弹飞》占30%、《剑雨》占30%、《赵氏孤儿》和《大笑江湖》共占5%。
不过与那两部的口碑相比,冯导又一次遭受了观众吐槽。
“你不诚,我不扰,掏钱买票的家伙们,祝你们愉快。”
“不是什么电影都能用2来骗钱!”
“多好的旅游宣传/广告片啊,干嘛非要假装自己是电影呢”
“汪朔的点子加冯导的段子大集合,这东西基本没电影什么事儿。”
“根本没有成型的故事,全是各种情境的堆砌,主角不停在感悟人生,但人物性格和关系没有任何发展,开始什么样结束还是什么样。”
在烂评指数和两部大片的夹击下,非诚2的首周五天票房仅有1。7亿,远低于历史中的2。1亿。而《剑雨》上映八天,刷下了2。5亿的成绩,《让子弹飞》上映十一天,票房超过4亿。
讲真,该片最大的作用就是错误普及了仓央嘉措,《见与不见》明明是现代诗人扎西拉姆多多的作品,原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但网友不管啊,乌央乌央的各种仓央嘉措,什么《问佛》、《十诫诗》、《那一天》纷纷冒头。哎哟,就那一股子文艺女青年的矫情味儿,肿么可能是藏家喇*嘛的东东。
……
转眼到了30日,2010年的最后一天。
褚青13天跑了20座城市,最重要的宣传阶段已过,现在是巩固期。三个人也各自分开,去参加不同的活动。
此刻,他正在浙大的礼堂内,跟师生做一些电影方面的分享和交流。
前面的讨论不必细言,只是到收尾的提问环节,一个男生忽然站起来道:“昨天冯晓刚大骂记者,说某些人就是见不得中国电影挣钱,这件事您怎么看?”
“呃,我不太清楚这个事,谁能讲一下?”他愣道。
马上,主持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