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偶遇惟信(第2/3 页)
任起来。
在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王浩两人终于安全抵达了此次行程的目的地,过程的离奇与曲折自不必说,跟门房打了招呼,不待他进去禀报,王浩便自顾自的进了前院绕过前堂穿过绿荫小道径直往后宅行去。
徐知县家后宅唯一的女眷是自己老婆,咱不讲究这些。等会再顺便邀她们来个夜游汴京城,岂不美滋滋。
刚迈入后院圆门,管家福伯便急匆匆地追上来拱手道:“王公子,老爷有请。”
书房中除了徐知县还有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公子,锦衣华服面容端正,正跟徐知县小声交谈着什么。
看到王浩进来,两人起身,徐知县开口道:“贤侄来啦,来快快见过皇子殿下,也是老夫的师弟赵德昭赵日新。”
王浩一愣,正犹豫着要不要迈进门去,就见赵德昭拱手道:“早就听子正师兄说起过王先生大名,果然是一表人材。幸会幸会。”
王浩吓了一跳,王先生是谁!你赵德昭日子难过,求贤若渴,但也不用到这种程度吧,随便逮个山野村夫就当是隆中诸葛了?不过这回您可真看走眼了,遂尴尬笑道:“殿下高看小子了。”
“先生过谦了,德昭拜读过先生大作,也听师兄讲过先生的事迹,当得上大才。”赵德昭说着看了徐明诚一眼。
徐明诚回以会意一笑。拉着王浩请他在一旁落座,心说你小子就不要装了,在雍丘做的那些事,瞒得了别人可瞒不了老夫,林家前一天来要人,第二天就出了事了,一个瘫一个疯,哪有这么巧的事。
除非是你对此事早有筹谋,虽然使得什么手段老夫不知道,但当日在义学跟还玉说话时那得意劲可是被福伯看在眼里的。事后还让还玉请老夫去林家打探情况。小小年纪行事如此果断老辣。
不说你弄出来的义学和三字经以及短短两月间整出来的那煤炉工坊,但就在船上说的那句“大人可知前方乌云密布”老夫就能断定你眼光非凡。
王浩看在眼里,心说好嘛,这是和起伙把我给卖了啊,你个徐老头也忒不厚道了,这一脚迈进去怕是出不来了,王浩懊恼地想着,眼前这个温文儒雅的男子,便是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
按史书记载,是在随赵光义出征幽州途中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回来后受到了赵二的训斥后自尽而死的。以现在的时间来算,也就三四年之后的事情。
至于到底是不是受了训斥自尽,谁知道呢,只是史书上这么写的罢了,事情真相到底如何,大胆的假设一下可能是赵二嫌这个累赘太碍事了,连御驾亲个征都要带在身边,一直在自己眼皮底下才放心。
随便扯个理由故意敲打敲打,哪知道他这么脆弱?或者更黑暗一点,直接点明了说你赵德昭不死我赵二坐着这个位子总觉得硌得慌,要不你自己死了吧?你的家人我会好好对待的。
于是赵德昭回到家就抹了脖子了,为什么选择抹脖子而不是自缢呢?自刎是武将常用的方式,或者是当时心中带有不平耳鸣恨意。而自缢则有赐死或者畏惧的嫌疑。当然这些都是天马行空的恶意猜测。
至于真相,自己或许有机会知道这段历史的详细过程,或许历史已经脱离原有的轨迹了。或拐点就在自己迈进门的这一刻,一些细微的变化就能使最终的结果大相径庭。
就拿刚刚路上思索的烟囱说是,只是底下有一块砖没有码整齐而已,最后那烟囱就给砌歪了。什么冥冥之中注定,那也是因为有前因才有后果。
想到这里,王浩甚至有些甩开袖子跟他一起干一场的冲动,这让人又爱又恨的大宋朝,大怂朝,大烟囱,那块砌歪了的砖他赵二要负一大半的责任。随即又被自己这个荒唐的念头吓了一跳,自己是有老婆孩子的人好不好,指不定咱一家三口只是来这里旅个游的,何必参和这破事,离靖康之耻还一百多年呢。到时自己连骨头渣都不剩了。
三人落座后东拉西扯的聊了些没营养的话题,甚至还聊到了最近在汴京城逐渐风靡的煤炉,倒也合王浩心意,只要别谈国事就好。
“说起这煤炉啊,第一次见到还是在上月与德芳自国子监回返之时,行至御街之时见前方有众多行人聚集,致使街道拥堵,某恐生事端,便叫随行军士驱散了围观众人,这才知道众人围观的是三口大小不一模样新奇的炉子。”
“殿下,那日在街头摆那煤炉的正是小子……”原来那天是你搞的鬼!当时我就觉得奇怪,怎么那么快就有城管来赶人了。
见气氛有些尴尬,徐知县开口道,“原来德昭与贤侄早已投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