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2/4 页)
灯相辉、绣帷相连、笙歌相和,然而,偌大的通明殿中,沉静若深海,只有朱成璧一人,似与外头盛大的景象格格不入。
蓦的,似有轻轻的脚步声响起。
“出去!哀家吩咐了,谁也不能进来。”
半晌,寂寂无声。
朱成璧心中疑惑,徐徐睁开眼睛,身子猛地一颤,原是奕渮,着一袭月白色长衣,立于自己面前。
他的笑,依然是那样温暖,他的眸光,依旧那样澈亮,他的语调极清和、极温柔,低低唤着:“璧儿……”
“奕渮!”朱成璧急急起身,不顾一切地冲上去要抱住他,“你别走!”
然而,她抱到的,只有一片香雾。
“你走了……”
朱成璧慢慢张开手掌,几缕浅浅的香雾悠然而升,浮出一个不完整的环,似在嘲笑自己。
朱成璧颓然跪倒在地上,怔怔望向佛祖,橙金色的地砖那样寒凉,却凉透不过一颗如被寒冬腊月的冰水浸着的似枯槁似死灰的心。
良久,良久,朱成璧徐徐起身,敛裙稳稳跪下,微微阖目,和缓地吟诵:“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
余生,青灯古佛常相伴,不羡鸳鸯不羡仙。
后记:
即种因,则得果,一切命中注定。
昭成太后朱成璧,一生一世,杀伐决断,言行果决,逆境不折不屈,顺境不骄不躁,巾帼不让须眉,数度力挽狂澜,然,一撇一捺、一竖一横皆成朱色。时人敬之、畏之,鲜有人侍之如亲如故。
有得必有失,高**坐,冷暖自知。
(正文完,欢迎继续关注番外卷,将讲到纯元皇后仙逝、朱成璧认清朱宜修的真面目、万明昱与朱宜修最后的对决、真宁惊悉朱成璧与奕渮的真相、容妃的落幕等等,合计八章番外,加上上卷八十一章,下卷一百一十一章,共计两百章整。)
第一章 和璧如初人彷徨(1)
第一章
和璧如初人彷徨(1)
乾元五年六月初九。
暴雨倾泻而下,如无数的鞭声哗哗锤击着大地,连通明殿顶的檐头铁马,都发出惶乱的悲鸣般的声音。
我静静跪在通明殿内,阖着目,掌心中的金星小叶紫檀佛珠缓缓捻动,如我流水一般的四十一年时光倾泻于掌中。自从乾元三年的除夕以来,这已是我每一日必修的功课。
竹息的脚步声错乱不稳,她急急到我身边,语调从惶惑中透出一抹冰沉沉的哀凉:“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快不行了!”
心里一颤。
“皇后不是难产么?那么孩子呢?”
竹息静默不语,我骤然睁开眼睛,即便在佛法里浸淫许久,我依旧保持着一国太后最凌厉的眼神与最端肃的面色,我厉声相问:“哀家问你,孩子呢!”
“那个孩子……”竹息打了一个寒噤,仿佛看到了极可怕的物事,“生下来就没了气息。”
“叮”的一声,掌中的佛珠被我生生扯断,一颗圆润的珠子落在明镜一般的地面上,跳跃着而去。
心底,不知是辛酸,还是怆然,一并涌上的交错复杂的情感几乎收不住,我微微摇头,仰首望向面前的佛祖,紧紧闭上眼睛。
半年多前,同样是这样的暴雨之夜,我从噩梦中惊醒,只觉得背后冷汗涔涔,我梦见媛妃七窍流血地站在我面前,声若夜枭的凄厉哀号:“若有来生,愿汝为鼠,吾为猫儿,生生扼汝喉!”
她的背后,是数不尽的亡灵,有着黑沉沉的影子,张牙舞爪,似要将我撕碎。
我知道,我害过太多的人,如今,他们都要来讨我的性命。
正在我紧紧按着胸口,急促喘息之时,却是竹息急急奔进内殿,面上是掩饰不住的震惊与凄然:“太后娘娘!大殿下……没了!”
皇帝即位以来,连连折损数位未出生的胎儿,先是周玉屏,再是万明昱,后是李婉墨。而予泽的离去,几乎要让我肝肠寸断,这个孩子格外乖巧,每每看到我,总会甜糯地唤我“皇祖母”,也只有看到他纯真无邪的笑脸,我日复一日沉浸在浓浓伤悲中的心才能真正舒缓片刻。
予泽,他还不过三岁,就被索去了性命。
难道真的是上天格外厌弃于我,要夺去我唯一的皇孙么?
然而,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予泽离去的那一日,皇后朱柔则竟被诊出怀有身孕。朱柔则入宫三年,此番有孕,恰到好处地冲散了玄凌对于独子夭折的苦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