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式予以促进),其增长所产生的利益很可能惠及周围各地区。
资料来源:整理自李仁贵。增长极理论的形成与演进评述'G'//顾海良;颜鹏飞;等。经济思想史评论(第一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09…233。
一般认为,地理派增长极理论的最早阐述者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chman)。他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战略》(1958)中指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在每一处出现,而一旦出现,强有力的因素必然会使得经济增长围绕最初出发点集中〃。98他认为,对于任何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经济而言,它必定而且将会在一个或几个区域实力中心首先发展,而在发展过程中,增长点或增长极出现的必要性意味着增长在区际间的不平等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条件。这种观点可基本看作是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在区域中的直接翻版,此处所说的〃增长极〃或〃增长点〃基本上指的是极化空间(或极化区域)中的节点,即城市等地理单元。因此,〃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变成了城市中心对周围腹地的影响
此后,增长极理论被引入区域规划之中,进一步发展成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地理)增长极理论。如英国经济学家彼拉德在《工业化与欧洲经济》(1973)99中提出了〃发疹过程论〃,即工业化过程类似〃发疹〃,它会从一个区域〃感染〃到另一个区域。这实际上是主张以城市的扩张带动落后区域的发展。
后期区域(地理)增长极理论转而强调城市作为一国或一个区域的发展极和发展中心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注重城市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时的作用。胡佛认为,城市在区域发展和全国发展中能起到引路作用,主要表现为〃大城市有相对世界性的特点,是一个区域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城市除发挥区际联系功能外,还仅仅由于是同一区内其余地区人们汇集的地方,人口密度和生活条件与农村地区有天壤之别,能够迅速融化周围腹地固执保守的传统与观点,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工作的计划性和组织化加强,货币化交易和非个人的作用加强〃,因而在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00
随着增长极向城市的空间极化理论的转换,它在城市群、城市圈等发展实践中又得到新的运用。由此,增长极既可以是指一个区域的推进型产业,也可以是指一个具有极化和扩散作用的城市,或者是指建立有相互关联产业的的城市群、城市圈。
(三)中国学者对增长极理论的拓展
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始于1980年代初期,主要标志是孙晓光(1982)101、于洪俊和宁越敏(1983)102等关于增长极理论的介评。自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学术界关于增长极理论的系统评介成果渐多。其中,李仁贵关于西方增长极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专题论文是国内这一领域最为系统的研究成果。103国内学者对增长极理论的拓展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1)基于增长极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论模式。1980年代中后期,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陆大道(1984)提出点轴系统理论,魏后凯(1988)提出网络开发理论模式。10419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从地理和产业两大层面对增长极理论又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在地理增长极方面,以姚士谋等(1992,2001,2006)、高汝熹、罗明义(1998)105等城市圈、城市群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许多学者将增长极理论与城市群(都市圈)理论相结合,倡导城市群(都市圈)实为一种新型空间(地理)增长极;赵旭(1994)在城市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三角增长极理论,106陆玉麒(1998)提出了双核模式理论,107段进(1999)融合增长极与城市空间发展理论,构建了城市增长极实现空间增长的基本模型。108在产业增长极方面,部分学者基于产业集群与产业增长极的比较研究,倡导产业集群实为产业增长极,强调依托产业集群培育产业增长极,藉此带动产业集群区域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2)关于增长极选择方法的研究。杨开忠(1987)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从既成增长极的认定和新增长极的选择等视角,提出地区增长极选择方法论。109李小建和苗长虹(1993)倡导一套产业增长极的选择基准及其评价方法,认为增长极选择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即:第一,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出发,针对区域的性质确定推进型产业;第二,从促进推进型产业迅速发展的环境条件和其最大区域带动作用出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