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哎——”王承恩无言以对,台下站着的众多大臣也是沉默不语,谁都感到,大明朝已经是千疮百孔了。
“报,皇上,大捷啊,大捷啊!”正在这时,忽然有一个小太监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文书。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王承恩冲着小太监一瞪眼,然后一把夺过了文书,恭恭敬敬的递给了崇祯皇帝。这要是放在以往,小太监不死也得脱层皮,不过冲在他说大捷的份上,王承恩也无心收拾他了,现在全部的心思都在这份大捷上了。
一听见大捷,群臣都是精神一振,纷纷抬头看着崇祯皇帝,希望能够从他的脸色上看出些什么。确实,大明朝现在一片萧条,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哈哈,哈哈哈哈!”崇祯皇帝手拿着文书,看完之后,开始是大笑,接着是狂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痛快,实在是痛快!”崇祯用力拍着龙椅。
“皇上,倒是是什么喜事啊,高兴成这样!说出来让诸位大臣们也听听?”王承恩一见崇祯心情大好,不由得凑趣道。
“是啊,是啊——”崇祯皇帝连连点头,冲着台下众人道:“山东布政使张秉文发来驿报,奴贼在济南城率攻不破,已经打死鞑子七千余,斩首五千余,其中还有甲喇额真一名。实乃我朝之大幸啊!”
“哦——”
“太好了!”
“那真是一场大捷了!”
台下众人议论纷纷,精神都为之一震。确实,在以往和鞑子的交手中,能够斩首百余级也就算是大胜了。没想到这次竟然打死鞑子七千余,斩首五千余,其中还有甲喇额真一名。这真是前所未有的大捷了!
“皇上,这个消息可靠吗?毕竟杀良冒功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台下一位老臣道。他是安大总督陈新甲。长得白净面皮,年纪四旬上下,三缕美髯,一双丹凤眼,生得仪表堂堂。让人一看就心生好感,可是他的战绩就没有长相那么好了。
陈新甲手下统领五万大军在通州一带防备鞑子,可是由于胆小,寸功未立,刚刚回来述职,现在一听见区区一个济南城,兵马不过千人,竟然会取得如此大捷,心里直冒酸气,于是想也不想的道。
“此言差矣,你拿去自己看看吧——”崇祯刷的一下就把文书丢在了他的面前。“这上面不仅是山东布政使张秉文亲笔所写,而且下面还有御史宋学朱的签名证明,这下你还有什么怀疑的吗!”
感觉到皇帝对自己很不满意,陈新甲战战兢兢的拿起文书,仔细地看了起来,等到他看清了之后上面确实有宋学朱的签名后,他知道,这事情应该是真的了,因为宋学朱在同僚里,是出了名的古板,就和那海瑞差不多,你要他说假话,比杀了他还难,而且还不怕死,这次鞑子重兵围困济南,别人都往外跑,他偏偏往里面钻,这样的人说出来的话绝对没有造假的必要!
“是是是——微臣替皇上贺喜,微臣替大明贺喜!”陈新甲连忙大声道。同时心中在盘算,看来这个大功是不假了,可是凭着那一千来号人,是怎么办到的呢!总不至于是天兵天将下凡吧……
正在陈新甲疑惑间,外面有小太监禀报道:“杨嗣昌,杨阁老求见!”
“宣他进来吧——”崇祯这会心情很好,微笑着道。
“宣杨阁老觐见!”
第八章 大捷
很快的,台下上来一人,看年纪四十出头,身材伟岸,面如冠玉,修眉朗目,英俊挺拔,正是男人最富魅力的时候,此人正是杨嗣昌,担任兵部尚书,也是崇祯最宠幸的臣子,这次东虏入侵,就是由他全权指挥。
“皇上,微臣有罪,微臣有罪啊!”杨嗣昌一进大殿,就大声喊道。
“咦,爱卿何罪之有啊!”崇祯奇怪的道。
“皇上,这次之所以济南能取得大捷,是由于微臣事先在济南埋下一支奇兵,鞑子以为济南城内空虚,实则微臣早有准备,这才取得大捷,不过微臣害怕纰漏风声,一直没有向皇上禀报,这是微臣的大罪啊!”说着杨嗣昌连连磕头。
“哈哈哈,哪里哪里,爱卿为国立下如此大功,何罪之有!”崇祯哈哈大笑,亲自走下龙椅,把杨嗣昌搀扶起来。
同时暗暗点头,他也在想呢,济南城内兵将不多,怎么会取得如此大捷呢,现在听杨嗣昌一说,这才释然了。
“爱卿,这次立下如此大功,不愧是国之栋梁啊!哼,想哪卢象升,出战前说的花好桃好,现在却是只有败绩传来,如此一比,高下立判啊!”崇祯大声道。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