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征讨檄文,请君入瓮(第1/2 页)
在王治伟的精心策划下,一场针对吴国的布局基本完成。
发布征讨檄文。
汉兴国书,昭告天下:
昔我汉兴与吴国,本为唇齿相依之邻邦,共承汉室之遗志,同御外侮,以求天下安宁。自先帝刘备与吴侯孙权,结下赤壁之盟,共破曹贼,两国之情谊,深若江海,坚如金石。然世事多变,人心不古,今有吴国不义之举,令天下震惊,令汉兴痛心疾首。
近闻吴国军队,悍然侵犯我汉兴国境,攻占房县之地,此等行为,实乃公然撕毁盟约,背信弃义之极。
房县乃我汉兴王朝之疆土,百姓安居乐业,突遭兵燹,家破人亡,哀鸿遍野。吴国此举,不仅违背两国和平共处之原则,更践踏了人间最基本的道义与良知。
我汉兴王朝,以仁义立国,以信义为本。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陛下承继大统,誓要复兴汉室,还于旧都。面对吴国之侵略,我等岂能坐视不理,任其欺凌?故我汉兴王朝决定,即发大军,东征吴国,以收复失地,维护天下正义。
夫战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然此战非为私仇,乃为公义;非为扩张,乃为自卫。我汉兴将士,皆怀忠肝义胆,誓死扞卫国家尊严与百姓安宁。我们深知,战争非我所愿,然吴国既已挑衅在先,我等唯有以战止战,方能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在此,我汉兴丞相,代表全体军民,向天下宣告:凡有志之士,愿共赴国难者,皆可投军报国;凡邻国友邦,能秉持正义,助我汉兴一臂之力者,我汉兴王朝将铭记于心,永结同好。至于吴国,若能迷途知返,归还房县,我汉兴亦愿化干戈为玉帛,重启和谈之路。
最后,愿天佑我汉兴,助我军旗所指,所向披靡;愿天下百姓,早日脱离战乱之苦,共享太平盛世。
汉兴丞相 敬上
公元245年5月 于丞相府
王治伟发布征讨檄文后,秘密调遣邓艾率领五万精锐之师,悄无声息地在新城郡周边布下了天罗地网。
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伏击战,更是王治伟策划的一场心理与战略的双重较量。他亲自勘察地形,还精心挑选了最适合伏击的地点,确保能够一举将吴军击溃。
王治伟安排汉兴军故意示弱,诱使吴国军队主动出击,正是为了让吴国主动挑起战争后,踏入这个陷阱,汉兴王朝从而师出有名,为征讨吴国、一统天下创造有利的条件。
邓艾的部队,如同隐形的猎豹,潜伏在密林与山谷之中,静待猎物入瓮。。这些士兵,个个都是经过严格挑选与训练的精英,他们不仅精通武艺,更擅长忍耐与伪装,能够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保持冷静与警觉。这种耐心与毅力,正是汉兴大军能够在逆境中屡建奇功的关键所在。
吴国的军队和大都督朱然攻克房县后,在贪婪与野心的驱使下,想趁汉兴刚收复魏国领土,人疲马乏、立足未稳,此时趁势北上,攻占更多的汉兴领地和城池,企图进一步扩大战果。他并未意识到,自己正一步步踏入汉兴大军设下的天罗地网之中。
吴国的军队,在朱然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穿过那片平静的密林。他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毫无察觉。
他们只要继续向前推进,就能轻易地占领更多的汉兴领地和城池。他们却忘了那句古训:“骄兵必败。”
当朱然意识到自己落入圈套之时,已是为时已晚,汉兴大军的铁蹄已如潮水般涌来,将他们团团包围。
在夜色与迷雾的掩护下,邓艾的部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箭如雨下,刀光剑影中,吴国的士兵纷纷倒下,他们的呐喊声、呼救声很快就被战场的喧嚣所淹没。
邓艾亲自率军冲锋在前,他手持长枪,身先士卒,每一次挥动都伴随着敌人的哀嚎与倒下。汉兴大军的士兵们更是奋勇杀敌,誓要将这些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家园。
一夜的激战,吴国的军队被彻底击溃。朱然在混战中侥幸逃脱,但已失去了大部分的兵力与物资。
他望着远方逐渐亮起的曙光,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与不甘。自己不仅失去了这次进攻的机会,更可能因此导致整个吴国的命运发生逆转。
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战场上的一切都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血腥的味道,偶尔还能听到远处受伤士兵微弱的呻吟声。
邓艾的军队正在进行着战后清理工作。士兵们或弯腰拾起散落的兵器,或合力搬运受伤的战友,他们的脸上既有疲惫也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