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募集资金3?5亿元,这个数目在郭广昌的预料之中,却还是让人有一点意外。郭广昌真切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强大吸附力,他从几个月前改制会议上的笑谈渐渐转变成认真思索了。如何将产业与资本对接,这将是集团下一步的战略部署。从此之后,复星不断地以参股或控股方式投资于企业这个“产品”,日渐繁多的上市公司公告、令人目不暇接的与各地国企合作的仪式,这些事实都明晰了一个趋势:郭广昌要打造一个充当行业整合者的复星,他开始加速实施复星多元化的扩张战略。
复星的产业运作从这时开始转变为为资本运作服务。一方面,为资本运作提供理念和承载;另一方面,为资本运作提供不间断的现金支持。复星关注证券金融业始于数年之前,并已初步作了一些投资,如参股兴业证券、上海银行等。在复星集团,公司在本质上就是一个投资手段,是项目投资的有力武器。
成功的投资决定成功的崛起,一夜之间,满地遍是复星系。
郭广昌一直都非常推崇李嘉诚,除了李嘉诚高超的商业手段外,郭广昌还很赞赏李嘉诚的眼力,他抓住了20世纪6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的大形势,由此一步登天成为商界巨擘。反观今日,上海在经济崛起势头、未来发展方向、投资环境等方面与当年的香港极为相似。如果能抓住这个机会,那么,郭广昌和“偶像”之间的距离将被进一步缩短。
几年内,郭广昌在产业和风险投资方面所作的项目储备,终于在新世纪伊始收到了前期大礼:复星实业投资的上海德律风根微电子公司被光大证券列入推荐国内创业板上市的首批名单;持股96%的上海克隆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也在香港上市;以钢铁产业为主营业务的唐山建龙也选择在香港上市。
第15节:财富哲人:初识郭广昌(15)
决策之后的打拼来得迅猛无比,而一连串的硕果采摘也让复星羽翼渐丰。2001年,复星集团及其资产关联企业总销售额已达310亿元,总资产200亿元,净资产100亿元,纳税总额10亿元,并初步形成主打现代生物科技与医药产业,辅以房地产业、钢铁、信息产业共同发展的企业格局。郭广昌在进行产业扩张的时候有一个原则(在后面还要提到),那就是对象必须是行业龙头。
复星旗下曾有一家医药企业,每年利润率都很不错,但是郭广昌看它很难做到更大规模,就把它转手了。或许,这就是郭广昌完美主义的体现,客观来说,这种看似“偏执”的并购价值观使复星的品牌扩张更具话语权。
复星集团在内地上市后,郭广昌实际控制的上市实体包括复星实业、豫园商城、友谊股份、羚锐制药和天药股份,这5家公司形成“复星系”雏形。资本运作手法凌厉是郭广昌的护身法宝,此外,他区别于其他资本能手的最大不同在于,一般的资本运作都要在前期大肆宣扬,制造鼓噪震天的气势,而复星则更像一只善于隐匿的猛虎,不动声色地潜伏,一旦爆发,瞬间就将猎物擒到手下。
2001年11月,刚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复星投资与豫园商城签署了控股权转让托管,转让总金额为两亿元,复星投资成为豫园商城新的第一大股东。复星投资的首战告捷令郭广昌兴奋异常,紧接着,他再度运作了对友谊股份的收购并由此完成了复星实业—友谊集团—友谊股份—联华超市的连环控股链。
满溢的现金流使复星有能力进行全国布局。对医药产业的轻车熟路使得复星将初期投资重点放到了西部开发重镇、素有“老医药基地”之称的重庆。
复星实业以两亿元资金额控股了重庆的两大著名医药国企——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和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从而在西南地区布下妙棋。复星下属的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公司再度闪电受让武汉中百所持武汉中联药业的5 000万股股权。至此,复星实业实现了在华北、华中和华东的布局。令人称道的是,武汉中联是中国连锁药店先锋企业深圳中联大药房跨区域连锁的先行棋子,复星的此次受让,实际上也为其在市场庞大的华南地区埋下了伏笔。
资本和实业对接,资本实业两条腿走路,使复星急速扩散、瞬间长大。从一家自有资金只有3?8万元的小型科技咨询公司起家,发展成为拥有70余家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下属企业的大型民营控股企业集团。在神话铸就的过程中,郭广昌的个人作用无法忽视。而他也深刻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使整合成为一种需要。另外,竞争壁垒在降低,中国社会在走向工业化、城市化、民营化,这个过程使整合成为势在必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