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皇太极怂了?(第1/2 页)
代善,身为大贝勒,冷静地说:“光是养活那里的人民就已经不容易了,多余的物资很难找到。”
对他来说,抢哪里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补充自己部落所需的物资,确保两红旗的军事力量不受影响。
皇太极声音沉稳:“是否有富余的物资,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能够养育百万生灵的地方,自然也能支撑我们的八旗子民。”
莽古尔泰还没想明白,代善却感到一阵寒意,他意识到这位四弟在病体之下,策略变得更加深远狠辣。
他不惜一切代价,要拿别人的食物来养活八旗。
代善并非不赞同,面对生死存亡的选择,他也倾向于自救。
皇太极紧紧盯着代善,接着语气诚恳地说:“打仗,真的是没办法的事。大明朝势力强盛,作为八旗的老大,我不得不为族人的将来打算,找个能安心生活的地方。”
莽古尔泰赶紧反驳:“四弟这话不对,咱们谁不想着让族人过好日子呢?”
皇太极语重心长地说:“就算李家王朝物资不多,北上攻打也得去做。大明朝势力这么大,迟早会想要辽东、奴儿干那块地方。”
“想想看,要是守不住,我们怎么立得住脚?难道真想躲到深山里,像野兽那样勉强活着?”
他的话尖锐直接,戳中了问题的关键:“李朝或许暂时安全,但如果我们八旗跑到那里,大明朝能放过我们吗?恐怕会逼得我们无处容身,永不得安宁!”
莽古尔泰想反驳,却找不到话说,心里只觉得一阵无力。
“南方也不保险,万一明朝再出个霍去病、蓝玉那样的人物,我们怎么办?”
皇太极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撤到哪里,得好好考虑清楚。”
代善想了想,最后还是认同了四弟的远见。
“北方虽然苦寒,却是我们兴起的地方。忍一忍眼前的辛苦,不仅能解决族人的饥饿,还能为将来留条活路。”
皇太极的声音坚定有力,“要明白时机不等人,趁着大明忙于对付南边的夷狄,我们不早点做打算,等到他们回头北上,我们拿什么应对?”
大贝勒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如果大明紧追不放,又该咋办?”
皇太极淡淡一笑:“明朝人受不了严寒,北上追赶不一定行得通。即使真的有那么一天,形势变了,我们也不是没地方跑。”
莽古尔泰不以为然:“往北是死路,没地方退了。”
皇太极眼光深远:“夷狄能来,我们也能去。和大明僵持,却能在夷狄中找到空子,事情没有绝对的。”
另一边,在遥远的马尼拉,科奎拉总督已经走投无路。
西洋舰队全军覆没,他只能死守孤城,派利窦玛去明朝军营,寻找一线生机。
但利窦玛的下场却是被挂在城门外面的旗杆上,随风飘荡,成了一个警告的标志。
科奎拉心情复杂,一边准备防御,一边希望利窦玛的牺牲能触动教廷,引来救援的军队。
他知道,只要教廷有所动作,各国或是为了名声,或是出于信仰,都可能会出手相助。
哪怕是百姓自发的帮助,累积起来也能帮他摆脱困境。
至于坚守到援军到达,科奎拉信心十足。
城墙坚固,粮食充足,再加上能征召的壮丁,几千兵马足够保护这片土地。
所以他没什么好担心的。
除非大明朝自愿把双手绑起来,在马尼拉城墙下盲目苦战,留下成千上万的枯骨,否则马尼拉那石板铺的路上,绝对不会轻易地印上他们的脚印。
当然了,如果真的把数万勇士放到那里,恐怕哭声很快就会从科奎拉总督府传到大明朝的皇宫里。
而点燃战火的决策者,也难以逃脱责任的追究。
直到今天,尊贵的总督也没为和华夏商人的交往后悔过。
毕竟,如果什么事都能和平解决,他又何必远离家乡,跑到危机四伏的地方,而不是留在平静的西欧享受安宁呢?
这次行动不是为了做善事,只是为了金银财宝。
每到一个地方,如果不抢不夺,哪来的财富?
马尼拉只是按照老规矩办事,却不知道其他多少土着部落已经悄然消失,这只是它一时疏忽,遇上了强大的国王和庞大的帝国罢了。
科奎拉总督心里更加埋怨起前任总督与大明联手算计他的事。
前任总督也干过打杀掠夺的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