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运筹帷幄(第1/2 页)
三人刚一进屋,曹羽就迫不及待地追问:“大哥,昨夜提及三策,未知详情如何?”
杨行秋说:“说来倒也容易,乃是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这是朱元璋起兵时,由谋士朱升提出的战略规划,通过对既有经验的复盘整理,市场品类的归因分析,对造反理念进行了产品迭代,利用头部玩家的集体赋能,打破旧有的技术壁垒,突破了思想结界,实现了造反理论的抽离透转,对现有生态位实行了降维打击。
杨行秋认为,朱元璋当年一个破碗都能建元洪武,以一个村庄起兵横扫天下不是问题。
曹羽当然是听不明白,只能再问,“何谓广积粮?”
杨行秋答道:“《礼》云,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是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宜劝课农桑使仓廪丰足,百姓爱悦。”
曹羽也认为,要先准备好粮食,之后才能用兵。继续问道:“何谓高筑墙?”
杨行秋接着说道:“圣人言,库无备兵,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完,不可以自守,用兵之法,无恃敌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敌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宜深沟高垒,使敌不敢妄攻,保境安民。”
曹羽深以为然,现有的工事确实不能防御住重兵围攻,一定要加强防御,才能投身争夺天下。
对于缓称王,他就没什么想法了。
杨行秋继续说:“君子不为乱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只要能把这个地方建设起来,就能吸引到在乱世中挣扎的难民,有了充足的人手,再积蓄力量,在恰当的时机,举起义旗,一统海内。
牛尚有一种虽然我听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感觉,曹羽对杨行秋佩服得五体投地,立刻拜谢道:“愿依大哥之计行,小弟必为大哥执鞭坠镫,万死不辞!”牛尚见曹羽拜倒在地,也拜谢道:“俺也一样!”
杨行秋扶起二位弟弟,说道:“虽有良策,亦需勤而行之,二位贤弟先行歇息,稍后准备户籍、账册、庄规,再行计议!”
牛尚和曹羽,突然沉默了,庄规当然是烂熟于心,可着户籍、账册从何谈起,曹羽只能说:“庄规二人皆可背诵,只是户籍、账册自立庄之时便未曾筹备。”
杨行秋给整无语了,本来想效仿萧何收集户籍、账册与法律,这些所不可多得的统治工具,迅速而妥善地全面掌握的核心数据,才能制定发展规划。可如今,都无从谈起了。
杨行秋只得笑笑说:“二位贤弟勿忧,只需稍作统计便可,在下自有办法。”
牛尚和曹羽两人先行拜别,正要离开,却叫住了牛尚,问道:“昨日见庄内金银粮食堆积如山,昨夜所饮美酒,瓮上刻一个谢字,不知从何而来?”
牛尚哈哈大笑,说:“前日见山下两军交战,俺带人下山,来他个坐山观虎斗。碰巧东岸晋军大营空虚,趁机劫掠一番。”
杨行秋差点一口老血喷出,这小子抢了晋军的辎重,这已经不是胆子大不大的问题了,这是命还长不长的问题了,牛尚啊牛尚,你说你招惹谁不好?现在晋军正围攻寿阳城,分身乏术,一旦寿阳城破,还能容忍这些小贼肆意妄为吗?
等等,难道昨夜的大火……。杨行秋只觉得现状多少有点不乐观了,只得送回两位贤弟。自己在屋内思索起来。
荆州,车骑将军桓冲府上,桓冲看着木匣中桓绩的头颅默不作声,桓玄则大怒道:“谢石匹夫!欺人太甚!”一把掀翻了食案,器皿打翻了一地,信使则跪在地上不敢作声。
桓冲见侄儿动怒,出言宽慰道:“侄儿,过怒伤肝。桓绩不遵将令,咎由自取,是以受诛!”命人带信使去休息。
桓玄仍旧不忿,言道:“谢石自恃有功,本与叔父不和,所以……”桓冲见到侄子,又想起了兄长桓温,两人都是一样的急脾气。只能先打断他。
桓冲开口道:“先前叔父以谢安、谢石不懂军事,又因谢玄、谢琰少年领军,上表谏言。今谢氏小儿大破贼兵,声威震天,叔父羞赧至极,无地自容。当以国事为先,不可因私废公,权且忍让,再做计较!”
桓玄见叔父这样说,只能告退。桓冲则思考起建康方面的消息,昨日,有前线密报至谢安府上,不知何故?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