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2/4 页)
交。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品的原文是:【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本品的意思是讲:佛曰:“须菩提!若善男信女,将三千大千世界,碎分为微尘的尘埃,你的意思,以为多否?”须菩提曰:“世尊!以其非实,乃见甚多。这个缘故,因为此等微尘众虽然极多,然无定体,起灭非常,有生有灭,终非实有。若是微尘众,实在有者,如来佛,即不说是微尘众。因为佛说微尘众,不仅说微尘众非真实,即世界亦非实有,故假名之微尘众。”须菩提又向佛曰:“世尊!我师父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亦是妄尘的一个积聚,成即有坏,终有尽时,虚幻不实,故非世界,乃名之为世界而已。这个缘故,就世界中论,实有者,惟此一合相。一合相,即真性也。常住不坏,一而不可分为二,合而不可析之离,如来说一合相,以等于真性之虚空,不可以言语形容,否则就不是一合相了,故强名之为一合相而已!”如来看须菩提已悟其实,故向须菩提曰:“须菩提!一合相之道,空而不空,妙不可言。但庸常之人,遮蔽不明本性,贪著眼前五欲六尘,认幻缘为实境,种种著相,而不能悟也。”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品的原文是:【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本品的意思是说:佛曰:“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人等四见,你的意思怎么样?以为此人果解我所说的道理吗?”须菩提答曰:“世尊!佛说四见,乃超乎其外而为此说,并非真的存此四见也。执著四见的人,怎么能解如来所说的道理呢?佛您所说的四见,只为凡夫拔去病根而说也。不过借此四见之名而已!若真性中般若之妙理,如太阳当空,洞达无碍,即非我、人、众、寿者之妄见也!”
佛又曰:“须菩提!凡发正等正觉之心者,既悟了无相妙理,自然行无相妙行,如此以为知,则知无所蔽,如此以为见,则见无所障,如此信解,即为妙悟,而不生法相。不生法相,永不退转,斯得真空无相之妙。”
佛又曰:“须菩提!法相本空,即非法相也。空中有相,是名法相也。”这才是真空法相,非妄见者可比。
说到这里后,静修佛陀微微睁开法眼,对全场众佛菩萨及众生说到:“下面我将要讲本经中十分重要的一品,也是最后一品,希望你们认真听着,然后我将再开方便之门,赴银河蓝星为一施主讲法,以拯救濒临黑空和毁灭。阿弥陀佛!”
那法会中的听众听到这里,急忙合掌说到:“静修佛陀慈悲为怀,我等认真听习,学习善巧之法,度宇宙人生于水火之中,阿莫陀佛!”
静修罗汉听到这里,微微笑到:“我佛慈悲广大,有感必应,弥陀陀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然后,再启法口,讲述起了那最重要的一品来。
第二百七十章 佛陀下凡
静修佛陀在蒲团高坐之上,微启法口说到:“这《金刚波若菠萝蜜经》中的最后一品称为‘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其原文是:‘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这一品是前三十一品的总结啊,是精要中的精要,各位当认真听证。
本品的意思是讲:佛曰:‘须菩提!若有人以充满无量无央数的世界七宝,行布施,福固多;若复有善男信女,发广大普济之心,受持此经偈,不但自己见性,又能为人演说,使人见性,则此出世之福,比前福更胜多多矣。当如何为人演说?要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