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1/4 页)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此词虽是为“七夕节”应制而作,然则却是别样巧思,一反历来此类歌作俱是叹恨双星会少别多之伤,而言两情若得久长,实不在朝朝暮暮,旦夕之欢,其另辟蹊径处,当真是化腐朽为神奇了。更兼此词更有一种别样清丽。
关盼盼粗粗读来。已是有一种淡淡的涩甜自心底涌起,不免愈发钦佩这位崔大人的“绝妙才情”了,偷眼再细细一瞥他那俊美的容颜,复又思及自己的身份,这位名冠京华的妙人儿心间竟是说不出的一股酸疼,当下急急施礼告辞,以免着了行迹。
崔翰林却是浑然不知她这一腔小儿女心思,刚刚送完二人离去,就见石榴入得堂来道:“老夫人请公子过去一趟!”
闻听慈母见召,崔破半点不敢怠慢,草草整了整衣衫,便随之向后行去,到得崔卢氏房中见礼毕,老夫人见儿子满脸都是疲乏神色,一阵心疼之下,扭头对身侧枇杷道:“快去,把小炉上偎着的银耳白莲羹给破儿端来。”
崔破中午并不曾用饭食,又是于母亲身前,遂也不做半点推让,只三两口便将一盅羹汤喝地干干净净,老妇人边迭声道:“这孩子,慢着些儿!慢着些儿!”边迷着眼细细看他。
直到一盅饮尽,又说了一番“要多体恤自己些。”之类的话后,崔卢氏方才长声一叹道:“明日个破儿莫要太过劳乏,当准备好后日的大日子。”
“什么大日子?”忙昏了头地崔破微微一愣道。
“我的糊涂公子,后天是你的生辰日,二十弱冠,您要行‘冠礼’了,亏得整个府上为这事忙活了这么久,您这正主儿竟是一点儿也不知道,真是太屈人的心了。”不用说,接话的只能是石榴这快嘴丫头。
“汝父早逝,这加冠之礼,为娘早在年初就往定州去了信,请我博陵崔氏一脉族长崔知礼前来主持,至于其他还要邀请那些宾客见礼,自有菁若操办着,若是得空儿,这两日间破儿也去看看还有什么需增补的,难得祖宗保佑,你如今有了些出息,可不要让人说了闲话才是!”横了一眼石榴后,崔卢氏怜爱的瞅着娇儿,和煦说道。
第九十四章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然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仪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礼记·冠义》
七月初九日,黄道大吉,宜行弥尊加冠之礼!随着太常寺这一批语给定,这一日的长安翰林承旨崔破府,可谓是门庭若市、冠盖云集。作为崔破的同族伯父,近来风头日盛的政事堂崔佑甫相公,及坐师礼部尚书杨炎自然是要当场观礼的。而这杨炎更因为两税**效大好而甚得天子爱重,近日皇城中不绝余耳的都在纷纷传说这位铁杆的崔派马上就要加同平章事衔,正式入政事堂中做第四位宰辅相公了。
文臣固然是如此,素日与崔破交道颇少的一干武将们在听说数年来少有出府的郭老令公,也将莅临孙婿成年的加冠礼后,也纷纷周备礼物,前往崔府,希望见一见这位前主帅,大唐军神一般存在的尚父汾阳王。
至于说其他六部及各部司监的官吏们、及郭家旁支别族、崔破的一干同僚属下,这也就无须多说了,总之这一日崔府之喧闹,若是不知内情之人见到,定会以为是那家王爷在办喜事,只说来宾的车马,已是全然将坊间道路全数堵住,更向朱雀大街延伸了数十米之多。
所幸主管宾客招待事宜的菁若早有准备,除本府全然开放外,更将临近左右两家的后花园一并借了过来,方才勉强将宾客们全数安置,也因为此次崔府办事,直接导致长安以美食著称的四大名楼因主厨外聘不得不歇业一天。而轻歌曼舞楼更是早早准备,要为自己的这位“大老板”好好效劳一番。
此时,今天冠礼的主人公翰林承旨崔大人正由郭暧陪伴,立于府门两侧迎侯正络绎不绝赶来的嘉客,忙里偷闲之间,崔破见为老不尊的驸马都尉一直盯着自己窃笑,除了狠狠瞅上他一眼外,也只能无奈地苦笑不已。
说起来。崔破身上的这一身衣衫实在是今日府门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菁若原为他准备的礼服,在族长崔知礼昨日抵达阅看后,一声令下全然废弃不用,而是自顾自搬出《礼记》,令人连夜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