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适逢其会搞破坏(第2/4 页)
上一世,何猷君成功了。皇帝顾念他三朝老臣的身份,不愿意冷了肱骨大臣的心,特许何淑妃可以回家探亲,之后再次回到后宫,便换了一个住处,被封为美人。这位分的确很低,但却足够让何家人松了一口气了。
甚至还有一点说不出的好处——从前他们是后宫其他人的眼中钉肉中刺,现在却不足为惧,还会放在他们身上的视线就大大减少了。
如果后来没有那么多事发生,也许凭着何猷君的算计,何氏和赵琨真的能够在宫中安稳终老。
其后何猷君再做出一副因为女儿的喜事精神大振,病体痊愈的样子,皇帝即便是心中膈应,知道自己是被他算计了,却也无法可施。毕竟他自己金口玉言的话,不可能随意更改。
上辈子何猷君算计成功,但如今有了自己,赵璨微微一笑,这事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以示恩宠的办法……有很多种。
……
皇帝早膳是在郑贵妃的长乐宫里吃的。
如今宫中除了那些年轻新鲜的美人之外,郑贵妃可谓一枝独秀。因为皇帝再宠爱美人们,也绝对越不过根基深厚又有长子的郑贵妃去。
这一两年来,在赵璨不着痕迹的提示之下,太后也好,郑贵妃也好,赵瑢也好,都跟从前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他们没有那么张扬了。即便是宠眷日隆,也谨小慎微,低调自持。皇帝又不是傻子,自然看在眼里,于是对她们的观感也就越好了。
得了甜头,郑贵妃自然再接再厉。像这种没有丝毫排场,只有一家人坐在桌边的温馨早膳,就是她的策略之一。
都说人心是偏的,这心会偏向哪一边?相较于十天半个月也见不着一次的儿子,日日在饭桌上一同吃饭,能跟皇帝说上话,还对答如流让皇帝满意的儿子自然更得宠爱。
而长乐宫里的气氛好,皇帝自然也愿意来。他在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已经够费神了,如果不是有那方面的需求,自然还是更喜欢这种家庭般令人放松的氛围。
今日也不例外。
用膳前司礼监照旧送上了一部分奏折。皇帝随手一翻,就恰好翻到了博宁侯送的那一封。
见他一直在看奏折,郑贵妃好奇的道,“皇上,是否下面又有什么有趣的玩意进上?”
皇帝摇摇头,“倒也不算。”他说着将折子递给郑贵妃,“说起来还牵涉宫事,你也看看。”
“何相病重,博宁侯请放何氏归家省亲?”郑贵妃皱起眉,“宫中即便是皇后,回家省亲也有定制。罪人省亲,更是闻所未闻!”
“博宁侯的意思是,一切从简,直接一顶小轿把人抬过去便是?”看到下面,郑贵妃更是厉声呵斥,“真是荒唐!何氏即便如今是罪人,那也曾是宫妃,诞育皇子!什么一顶小轿,我看何家人是糊涂了!”
民间只有地位太低的妾,才会一顶小轿趁夜抬入,否则至少会在家里摆两桌酒席。至于宫中……只有犯了重罪被赐死的嫔妃,才会一顶小轿抬出去埋了。
何家这么说,究竟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皇帝单独看到这封奏折,免不了会追思一番何氏的好处,到时候心生怜惜,答允这个荒谬的提议,也属寻常。但有了郑贵妃在,先是占住大义,又提出何家居心叵测,让皇帝也忍不住生出疑心,自然就不会往好处想了。
“只是何相重病在身,若是连女儿最后一面也不得见,恐怕会寒了朝臣们的心。”皇帝道。
郑贵妃仍旧冷着脸,“若是求别的恩典,也就罢了。即便要再送一个女儿进宫,我也能答应,只这个不行!皇家有皇家的规矩,岂可随意打破?往后人人都这么求,皇上允是不允?”
皇帝啼笑皆非,“眼看就要办丧事了,再送一个女儿入宫,亏你想得出来。”
“其实父皇若要加恩何氏一族,也并非只有一个办法啊。”赵瑢在一旁道,“何相是三朝老臣,父皇莫不如亲自去慰问一番。这是天大的恩典,比之让何氏回家省亲更加荣耀,想来何相一高兴,病就好了也未可知。”
皇帝眸光一闪,看向赵瑢的视线带上了几分赞赏,“我儿说得不错!”
这就是思维忙点,因为这个奏折将事情圈在了“让不让何氏回家”这上头,一时很难让人跳出这个圈子来思考。否则以皇帝精明,岂会被套住?
而在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也不免对这封奏折生出了疑心。这是博宁侯那个纨绔子能有的心机和城府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谁?
几乎不必去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