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页)
,不听那些新的奇的,把《牡丹亭》捡两段唱的好的来唱。
我扭头看墨宇,他瞪大了眼睛望着我。这《牡丹亭》就像那日我抓住的家里的孩子看的《西厢》一样,墨宇虽然看过,却知道不是该看的,既然不是该看的,那就更不是该听的了。
我忙笑道,公主府上好开化,这么多小侍儿忙前忙后的,怎好叫他们唱这个?你们要听,我带着我家这个游湖去,省得他回去说我和你们竟是一样的坏,让家里那些都以为我不是什么正经的了。
范将军也连忙附和,沈丞相道,肖大人家是诗礼之家,守经重道的,宏宇虽随意些,家里的男子必是极守规矩的。公主,你这皇家规矩,怎么就这么松?
上林道,宫里的规矩,能压死几个人,这个不行,那个不许的。所以除非皇父特意招我,轻易我是不肯进宫的。平日我在这绿畅园自己逍遥惯了,哪顾得这么些规矩?我也不当是什么丢面子的事。罢了罢了,你们捡那些“和规矩”的唱两段吧,恐怕也不止肖大人有这个顾虑。
第一卷 起· 第三十八章·新侍
两个孩子听了上林公主的话,略一商议,去和乐师们说了一声,回说唱个《忆江南》,檀板清音,咿呀唱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只唱了一句,上林公主便道,没甚意思,我才想着一个,你们可会唱《红楼》里的名篇《葬花吟》?那日在春满园听梦儿唱了一段,凄楚婉转,甚是动人。肖大人,这个合不合规矩?
我笑道,便是不和规矩,偏偏我也喜欢。总比《牡丹亭》要好些吧。
两个孩子忙恭敬的回说学过,便重新起了调,唱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只听了这一句,墨宇在我耳边轻声问道,这曲子真好,那《红楼》是什么书 ?'87book'
我轻声道,就是我以前扔给过你的《石头记》,你嫌厚重,没看下去。
墨宇皱着眉仔细的听着那两个孩子唱出的每一个字,众人也都细听着,开始还有些玩笑话没说完,听到“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几句时,旁边时候的侍儿们都已经痴了。
却又听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我扭头一看,墨宇竟已红了眼眶。此曲愈唱愈悲,直至“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曲终了,不少人竟愣在那里,我轻轻推了一把墨宇,他才猛地回过神来,我低声笑道,回去在把这套书找给你,自己看了哭去吧,这会儿红什么眼睛。
唱完便有个大侍儿悄悄过来,与上林耳语一句,待又一曲唱完,上林便道,好了,你们下去领赏去,快正午了,咱们开席吧。
话音刚落,从小岛连着湖岸的木桥上过来一二十个端着食盒的侍儿,另有七八个穿着体面的大侍儿一个个接了,摆上桌来,酒也满上,眨眼的功夫,上林公主举杯道,今儿是个好日子,虽不敢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咱们几个也敢称个风流名士。这几个月也是喜事儿不断,借上林这杯薄酒,大家只求今日尽兴吧!
大家共饮了一杯,范将军道,名士担不起,风流二字可是人人担得。
太阳已是极好了,风也几乎停了,上林问,几位小爷可有觉得冷的?咱们把屏风撤了,也好看景下菜。
墨宇他们都不应答,便有侍儿把屏风搬了,众人赞叹了几句湖光春色,果然美不胜收。
这时陈明与文馨儿端着酒杯离了席,对我行了一礼,道,年前下官贱室酒后失言,搅了大人的喜宴,拜年时下官已赔过罪了,今儿带着贱室过来,亲自与大人赔罪。
墨宇忙站起身来,我也放下筷子,笑道,事儿不早已过去了,陈大人还记在心上,倒显得我小气,偏要与个男子较劲儿,连他女人亲自登门赔罪都不依。
那文馨儿不是个怕事儿的,自对我道,奴家自知那日篓子捅大了,今儿借公主的酒与大人赔罪,大人若是不怪罪了,便饮了这杯吧,奴儿先干为敬。说罢便仰脖儿干了一杯。
我忙端着酒杯站起身来,道,陈小爷这样说,宏宇怎敢不从命?便与陈明干了一杯,道,这事儿以后休要再提了。
四人归座,上林道,也不知咱们陈侍郎使了什么法子,能让我这馨儿弟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