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2/4 页)
距,几乎肉眼无法看出来。但对于在场中的运动员来说,抢占了这微小的起跑反应优势,就比别人肌肉收缩发力的时候快了一分。
五米,十米,三十米……陈建一马当先,从起跑反应获得的优势,很快转化为起跑加速的优势。
在第五道的苏祖明显的感觉到第四道的陈建要超出自己一个身位,这种前三十米的加速比起他之前在改变跑法前的爆发也不遑多让。
五十米,苏祖的速度逐渐赶了上来,陈建也明显感觉到这名被他重视的小选手,在速度上果然快得惊人,在他最擅长的前半程几乎紧紧咬住。
马上,进入中后半程。苏祖跑过了五十米后,速度已经完全到达了顶峰,跑法改变后,他前半程的加速有所下降,可一旦速度加起来,步频和步幅达到最适合的节奏,速度就完全不会再下降。
“好快好快!”
场边观看的人看着短短的100米赛道上,两个身影以超过身边决赛的选手并驾齐驱,一起冲向终点。
那快速的冲击速度几乎不分轩轾,五十米、六十米……八十米、九十米……眼看一瞬间就要冲线了。
关注赛事的人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不明内情的人也想不到,刚刚在亚运会取得季军的陈建,连续两年在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百米上没有对手的陈建,竟然在这场比赛里遇到了一个不相伯仲的对手。
“冲线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赛场上,苏祖和陈建几乎同时跑过了终点线,而在他们之后的第三名第四名冲线的选手足足落后了有两三米的距离。
“成绩,成绩多少?谁跑了第一?”
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等待着成绩的公布,场边从李志忠、王远斌,到余立伟、麦绍强,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耳朵高高竖起,似乎怕错过了接下来的一丁点的信息。
又过了一会,等所有的冲过终点线的选手,完全缓冲停了下来。
赛事大会的广播响起,计时牌上也出现了成绩。
“10秒17。”
看到这个成绩的所有人再次呆住了,陈建的主教练麦绍强将眼镜拿下来,擦了又擦,满脸不可置信的神色。
怎么可能?这是谁跑的?这可是全国纪录啊?!竟然有人能够平全国纪录?
是第四道的陈建,还是第五道的苏祖?
一连串的疑问萦绕在观赛的人心中。
“……第四道陈建,10秒18,第五道苏祖,10秒17……”大会广播一一在播报这一组决赛的成绩。
“啊,苏祖,苏祖赢了,苏祖第一了。10秒17,?!这个是全国纪录吧,苏祖平了全国纪录……”王远斌听到成绩出来的一瞬间,整个人都跳了起来,面色涨红,兴奋异常。
“不对不对,不应该的,速度没这么快。”场边李志忠却没有欣喜若狂,反而眉头紧皱,因为长时间紧张额头汗水不知何时滑落眉间。
“超风速了?!”汗水滑落,被风一吹有了丝凉意,李志忠突然惊醒过来。
果然就在众人没等多久,计时的裁判员给出了说明。
顺风2。9米每秒,超风速,苏祖在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男子100米决赛中的成绩,不列为平全国百米短跑纪录。
超风速是指由于顺风有助于运动员提高成绩,国际田联规定了顺风风速的界限,即每秒2米,顺风超过这个速度称为超风速,运动员在超风速下所创成绩有效,不过不列为任何纪录。
场边无数运动员和教练员,赛事主委的各级工作人员,又是轻吐一口气,又是感到惋惜。
全国记录啊,已经多少年没有人跑到了,好不容易出现一次,可惜,超风速了。
第八十七章 心思
“10秒17,平全国纪录啊!”
“要是没超风速,这个成绩该多好。”
男子100米决赛结束,苏祖和教练组的三人一起会酒店,这一路之上,就听着王远斌碎碎念着。
“不错了,如果没有没有超风速也不可能跑出这样的成绩。”李志忠对于苏祖的百米速度有着清晰的认知,知道苏祖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你说以后能够平这个全国纪录,或者打破这个纪录,李志忠不怀疑,但当前训练能够跑出这样的成绩,已经是在他的预料之外。
百米短跑到了一定的层次,每0。1秒0。01秒的提升,都是一步一重关,步步如登天。
“唉。”王远斌又是带着几分兴奋,又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