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页)
狂猛爆发的力量型路子,我也想看看他能带出什么样的效果。”
“这孩子我见过,天赋决定,暂时国内应该是没有能够赶得上的。我等着这位李志忠李教练,蛰伏了这么多年,能够给我们带个什么样的惊喜出来。”
“那你就更不应该把人放在地方上了,就算他有什么手段,你直接连队员带教练弄国家队来不就完了么?总之啊,这放在地方上,我是不放心。”陆建明听了余立伟的解释,面色稍霁,但依旧不太同意。
“你这是什么话,我余立伟有那么大能耐么?这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你嘴皮子一张就有位置?”余立伟声音也提高了几分,稍稍顿了下,才继续道:“一切还是得看这小子能够出什么样的成绩,后面的事情才好说。”
“这人你还是赶紧想想办法吧,没人才的时候说没人才,有人才的时候别给耽搁了。”陆建明捶了旁边的墙面一拳,也有些叹气。
这运动员的状态有时候真是说不准,要是地方队弄出点伤病来,以后说不好就全毁了。
余立伟沉默了一会,没有再说话,他自然也是一直在合计的,每天国内各种比赛,体校、省队推荐过来的青少年选手,他基本都有在关注着。
这一次连亚运会这样的赛事他也没去,为的就是抓住青训这一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时候打下基础,不管成绩怎么样,至少,将来后面的人路子上总好走一些。
一根烟抽完,余立伟转身准备下楼去田径场,楼梯刚走了一半,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么,抬起头指着站在阳台窗边的陆建明说:
“老陆,你刚说人家中运会跑了10秒39,快赶上陈建了。这话不对,实际上和陈建应该不相上下了,上次的全国田径大奖赛保州站比赛,我现场看的,10秒36。”
“什么?”陆建明听着这个消息眼睛瞪得大大的,“我说余立伟啊,那你还磨蹭个什么功夫啊,这成绩还能有啥困难的?你以为是大白菜,上哪都有得捡?”
余立伟淡淡笑了笑,挥了挥手,“再等这次全国田径冠军赛看看,让他和陈建过过招。竞技体育,没对手可不行。”
第八十三章 在路上
“亚运会男子100米刚结束了,冠军是沙特的归化黑人选手萨法尔10秒24,亚军是日本选手朝原宣治10秒29,季军是我国选手陈建10秒34。”
李志忠将此届亚运会的前三成绩一一说了出来。其中来自沙特的冠军萨法尔是归化的黑人运动员,沙特、阿联酋一些中东国家是传统的归化大国,资金雄厚,不单是在田径项目上,包括足球、篮球等竞技项目也都是大量的运动员移民。
这种事情有利有弊,包括日本也都有着不少的归化黑人运动员,或者混血运动员,以提升本国在国际赛场上的竞争力。
正帮着给苏祖做小腿肌肉放松的王远斌听闻此届亚运会的成绩后,登时有些坐不住,起身来回地走了几步,满脸的兴奋之色。
“陈建这次跑了10秒34,是季军,按上次大奖赛和我们这几次训练测试的成绩,苏祖已经相差仿佛了。没想到啊没想到……”
此时国内的男子百米纪录是10秒17,但国内的选手无力打破,这一两年内涌现出来的田径好手也就是陈建。先后拿了全国田径锦标赛的冠军和东亚运动会的亚军,国内能够匹敌的选手基本没有。
而苏祖现在的水平和陈建也相差仿佛,也就是说是真正的国内一流水平,有时候成绩一回事,而有了参照标准又是一回事。
毕竟竞技体育里有种情况不少见,明明自家的运动员已经达到了一线水准,却刚好赶上了整个项目的运动员大爆发,放在以往都是夺金夺银的实力,结果反而垫底。
反之,运气好的运动员赶上了整个项目遇冷,没有高手,随随便便一个过得去的成绩就是冠军拿到手软。
所以,运动员的个人成就,有时候和大环境也密不可分。
当然,有一种运动员,在整个项目大爆发的数年时间里,各路强手辈出,人才济济,依旧能够力压群雄登顶,这样的运动员注定是要名留青史的。好花还得绿叶配,竞技体育,最辉煌灿烂的永远是奇才层出不穷的时代。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亚运会的消息,对于整个教练组是一剂强心针,像王远斌这样带着学习目的加入的,更是一笔难得的资历和经验。
……
这一次的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赛总决赛是在江南省的始平县,江南省的始平县是全国体育先进县、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